第八四七章 一泄如注(5 / 6)
顿猛揍。
就这样,白天日军撤退,晚上中国军队追击,到10月2日的时候,第195师已经追到了新墙河边。
等到10月3日晚上,195师打头,越过新墙河,恢复了新墙河防线。至此,第一次长沙会战宣告结束。
接到报告的白崇禧、陈诚、薛岳大喜,马上发报向蒋介石报捷,称长沙会战胜利结束,日军伤亡3万余人,我军伤亡3万余人。
捷报到了蒋介石那里,毛笔一挥,变成了日军伤亡6万余人,我军伤亡三万余人。
蒋介石是激动的晕头了,要是日军真的伤亡六万人,第九战区就可以直接拿下岳阳,进而去收复武汉了。
很快,报纸上、电台上就展开了对湘北大捷的宣传。蒋介石的贺电喜气盈盈:“此次湘北大捷,全国振奋,诚是为最后胜利之佐证,而对于人民信念、国际视听,关系尤钜。骏烈丰功,良深嘉庆”。
国民党、国民政府、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国民政府要员、各界名人也纷纷发来贺电,各种慰问品也向长沙涌来,仅慰问伤员的医疗创伤捐款就高达34万元。不但薛岳忙着开记者招待会,连关麟征等将军也在忙着开记者招待会、接受记者采访、接待前来慰问的各界代表。遗憾的是,那么多的宣传文章,竟然没一篇写道刘一民,似乎这仗和刘一民无关似的。
薛岳的性格有个缺点,那就是一打胜仗就激动,紧跟着就要吃亏。这不,他激动之下,干了一件蠢事,让参谋长吴逸志组织一帮人挑灯夜战赶编了一出现代京剧《新战长沙》,然后加紧排练。在戏剧中,薛岳头戴帅盔,身穿帅甲,前有马童,后有大纛,纛上大大地写了一个“薛”字,两厢的龙套打着“精忠报国”的旗子,俨然以“岳武穆”自居。吴逸志则头戴“纶巾”,手持“羽扇”,身着“八卦衣”,俨然以“诸葛亮”自居。两个人激动的把蒋委员长的运筹帷幄给忘了,把白长官、陈司令长官的亲临前线指挥给忘了,把将士们浴血拼杀给忘了。至于刘一民,那更是想都不想。
这下,惹出麻烦了,不用等蒋委员长不愿意,也不用等白长官、陈司令长官和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不愿意,薛岳第九战区秘书长王光海首先就不愿意了,试演当晚,看了一半就甩袖而去,弄得薛岳和吴逸志好不尴尬。最好戏是演不成了,两个人互相推诿。薛岳说这事是参谋长搞的,与他无关。吴逸志说是他搞的不假,但是经过司令官同意了。
不管怎么说,再闹笑话人们也可以谅解,因为湘北大捷是实实在在的。抗战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