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四章 不一样的第一次长沙会战(上)(3 / 6)
局远没有到崩溃的时候呢?而且,八路军教导师的辉煌战绩把中央军中黄埔系中下级军官刺激得嗷嗷叫,刀磨的锋利锋利,急于和小鬼子见个真章呢!
笔架山,只是岳阳县筻口镇新墙河北岸一座不起眼的山头,站在山顶四下瞭望,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山脚下是静静流淌的新墙河。新墙河南岸,平畴沃野,地势开阔,无险可守。
国民革命军关麟征第十五集团军张耀明第52军覃异之195师1131团第3营营长史恩华率部队已经和日军血战两天两夜了,此刻他率部从草鞋岭转移到了笔架山,这里是新墙河防线的最后阵地。
两天两夜,日寇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掩护下,轮番向我新墙河以北的第15集团军防线猛攻,只要风向一对,日军就施放毒气,仗打的很苦,史恩华一个营500个弟兄,现在只剩下250人了,整整阵亡一半。
从9月20日接敌到今天9月22日,激战已经进入第三天了。师长覃异之打来了电话:“史营长,你部任务已达成,如无法坚持,不得已时可向东撤。”
史恩华这年29岁,是黄埔八期毕业生。他的哥哥史恩荣是黄埔七期毕业生,在台儿庄会战中壮烈殉国,年仅31岁,留下了一个年仅2岁的小姑娘。接到哥哥殉国的消息后,新婚三天的史恩华抛下眼泪涟涟的新娘,返回部队,从此再没有回去过。
史恩华拿着电话听筒,眼睛看着山坡下蜂拥而至的日军,眼睛里蒙上了一层薄雾,似乎那250名战死的弟兄都在看着他:“报告师长:军人没有不得已的时候,职誓与阵地共存亡!”
这是史恩华与他的上司的最后一次通话。
小鬼子开始攻击了,八架日机飞到了三个小山头组成的笔架山,炸弹呼啸着落下来,爆炸声带着一蓬蓬泥土、树枝、草叶四处蓬散,把阵地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
鬼子飞机轰炸完后,步兵上来了。看样子是一个中队,不用说,小鬼子是看着笔架山低低矮矮的,觉得不可能有太多的守军。
史恩华提着驳壳枪出了掩蔽部,扑进了战壕。
52军是中央军精锐,训练有素,战士们见惯了小鬼子的伎俩,知道怎么躲避小鬼子飞机的狂轰滥炸。此刻,一个个都从战壕的泥土中钻了出来,抖落身上的泥土,骂骂咧咧地架好枪,黑洞洞的枪口指向了扑上来的小鬼子。
看看到了射程以内了,史恩华大吼一声“打”,手里的驳壳枪朝着一个端着步枪边走边射击的鬼子打了过去。霎时间,阵地上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