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七章 对日贸易禁运(再续)(2 / 6)
特勒发展扩张。孤立主义思潮盛行的结果,是导致美国在1934年通过了规定不付战争债的国家不得在美国举债的约翰逊法,接着又否决了参加国际法庭的议案,1935年8月31日又通过了中立法案。罗斯福总统在第一个任期内处处受孤立主义牵制,不得不公开申明:不要也不应该将美国拖进欧洲或任何地方的政治争论中。
1937年1月罗斯福蝉联总统后,由于国际形势急变,战争危险增大,美国在各地利益受到挑战,罗斯福开始挑战孤立主义,认为只有联合世界上其它民主力量,才能制止冲突扩大,这也是使美国避免战争的唯一办法。
日本全面侵华后,倪华在纽约举办新闻发布会,揭露日军的暴行,总算惊醒了一部分美国民众,孤立主义情绪消失了许多。纳粹德国灭亡捷克后,美国进步力量开始拾起国际主义同孤立主义作斗争。今年春夏之际,国会内的国际主义派别提出修改中立法,并同孤立主义展开了激烈争论。很不幸,这次孤立主义仍然占了上风,中立法没有被修改。
倪华这次到美国来的正是时候,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取得了空间成功,又在参议院进行了演讲,对于美国的进步力量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对罗斯福扩军备战也是一个推动。
赫尔半天不说话,实际上是在认真思考倪华的话,盘算着是不是真的该对日本人出手了。
赫尔不说话,胡适和马歇尔都急的不得了,因为国务卿就是对外关系政策的主要制定人和执行人,在一定程度上,国务卿对总统的外交政策有重大影响。
马歇尔是军人,是陆军部的副部长,眼见美国在华利益屡次遭到日本人的侵犯,心里的火早就很盛了。见赫尔玩深沉,马歇尔忍不住说道:“国务卿先生,坐视日本不断扩大侵略,与美国利益不符。美国不应该离开中国、离开东南亚。不能捍卫美国在华利益、捍卫美国在太平洋、东南亚利益,是美军的耻辱。请国务卿尽快与总统先生会商,制裁日本。”
胡适比马歇尔着急的多了,趋前一步,恳切地说道:“国务卿阁下,我国政府之所以请求贵国出面制止英国与日本进一步妥协、制裁日本,是因为放眼当今世界,也只有贵国能做到这一点。刚才倪华博士把道理说的很清楚,如果我国无力支持抗战,日本的势力必然大涨,到时候就会再现英法对德绥靖造成的恶果。请国务卿阁下三思。”
胡适和马歇尔急,不等于倪华和赫尔也急。倪华心里有底,美国人必然会制裁日本,这是刘一民告诉他的。刘一民还说,美国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