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八章 樋口季一郎(3 / 6)
想而知了。
樋口季一郎回到国内后,又派日军中的犹太通安江仙弘大佐列席了1937年12月26日召开的第一届远东远东犹太人大会。会后,樋口季一郎就制定了一个河豚计划,建议在哈尔滨建立犹太定居点来振兴满洲国经济,并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这个建议一提出,就遭到了德国驻日大使的抗议,但是樋口季一郎不为所动,在得到当时的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和满铁总裁松冈洋右的支持下,竟然上了日本的五相会议,而且还得到了批准,前提是不能影响与德国的关系。樋口季一郎拿着这个尚方宝剑,在哈尔滨收容了5000—20000名沿西伯利亚铁路而来的犹太难民,为他们提供食宿。因此,他在犹太人中享有极高的威望。要不是他于去年10月调任参谋本部第二部部长,说不定他的河豚计划真的能拯救一批犹太人呢!
樋口季一郎之所以能对犹太人心存同情,主要是因为他幼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所致。幼年时,因为家里人口众多,生活困难,能有米团子吃就行了。现在见了犹太人受德国法西斯的排斥,不自觉地就产生了同情心。当然,从更深层次讲,樋口季一郎也是看中了犹太人的资金和技术,想凭借犹太人的能力繁荣东北的经济。如果不是因为这一点,不要说樋口季一郎了,就是日本的五相会议,也不会冒影响与德国关系的风险,去同意收留犹太人了。
有这样的战略眼光,樋口季一郎打仗自然也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了。这不,他奉调担任第九师团师团长后,从日本匆匆赶到连云港赴任,与第九师团一会合,就视察了部队,特别检查了第九师团的战车部队和炮兵的速射炮中队。因为他知道八路军教导师有缴获自日军的战车部队,随时随地会对他的攻击部队发起反冲击,很可能一击之下就让他痛彻骨髓、满盘皆输。
就这还不算,樋口季一郎因为行前在参谋本部任第二部部长,知道诺门坎前线的战况,对第二十三师团士兵用燃烧瓶对付苏联红军坦克效果明显很感兴趣,那东西又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就让士兵们多准备燃烧瓶,关键时候和八路军坦克拼命。
这个樋口季一郎,还真的不一般!
要说起来,第一一四师团师团长末松茂治中将对八路军教导师的仇恨程度远远不及稻叶四郎。因为稻叶四郎的前任、第十二军司令官谷寿夫被八路军教导师在济南公审,并被判处剐刑,等于是在全世界面前把整个第六师团的面皮给剥了,当时,第六师团一些崇拜谷寿夫的少壮军官不甘受辱、愤而自杀,搞的稻叶四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