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八章 风雷动(2 / 7)
国平、许光达商量,为了减轻冀鲁边压力,是不是想法把战役规模搞大一点,声势搞大一点,力争让日军能尽快从黄河以北的津浦路守军中抽调部队回援济南,策应冀鲁边我军突围。
谭政虽然不是军事干部,但他是陈赓的妹夫,北伐时就受陈赓的鼓动参加了北伐军。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后,谭政又成了毛泽东的第一任秘书,长期跟随毛泽东征战,听的、看的、学的也足够用了,只不过他从未指挥过具体战斗而已。这不,他说的把济南地区作战声势搞大,就深谙用兵之道。
袁国平和许光达就不一样了,都是黄埔军校毕业、又到苏联学习过的我军名将,军事理论水平高,实战经验也很丰富。
鲁东指挥部的三个领导有个特点,说话都温文尔雅,不带一个脏字,是标准的知识分子。
刘一民南下时,曾经给鲁东指挥部下达过命令,军事指挥由袁国平、许光达下决心。谭政找二人商议,实际上也是督促他们尽快行动,执行刘一民命令,策应冀鲁边我军作战。
袁国平还好一点,到教导师工作时间长,又一手创建了编练司令部,在教导师各部队有很高的威望。许光达来的晚,教导师战绩又那么辉煌,不好好打一仗,很难得到干部战士的认同。
谭政刚说完,许光达就接上了:“是得把声势搞大点。司令员的命令很明确:对济南发起攻势作战,全力清除济南外围之日伪据点,造成我军重占济南之势。这就是说,要我们集中兵力,全力进攻,重点打击日伪军济南外围据点,造成大军云集济南的声势,让小鬼子不能不派兵回援济南。这次,我们要扬眉吐气了,小鬼子为了突袭冀鲁边,把驻守张店、周村的日军第三十二师团和驻守济南的日军第四十一师团都调到了黄河北,去搞津浦路防线去了。济南的日军兵力不多,根据情报只是从三十二师团和二十七师团各抽调了一个联队驻防济南。这样一来,小鬼子在济南外围地区据点里的兵力必然不多,大部分都是伪军。正是我们打鬼子软肋的好时机。章丘、张店、周村、临淄、青州,由于三十二师团调走,一下子就空虚了。虽然日军补充了胶济路守备队,但那点兵力简直就不值一提。不过,小鬼子一定是又秘密调来了部队,这也不可怕,新调来的部队只是日军新编成的独立混成旅团,是一群新兵蛋子。枪声一响,这些小鬼子恐怕马上就尿裤子了,绝对不会增援济南。我估计,杉杉元也不会让新编的独立混成旅团去增援济南,他只能从黄河以北抽调部队回援。”
实际上,这段时间,鲁东指挥部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