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九章 一个大党问题(3 / 6)
惕,在注重维护发展统一战线的同时,要警惕国军会突然翻脸搞小动作。
主席要求,山东我军分兵南下,既要抽调新编旅、支队,锻炼战斗力,又要抽调两到三个主力旅,组成南下精锐兵团,确保能够纵横江淮,快速打开局面,给新四军以极大支援,两军携手建立强大的江北根据地。待局面打开后,应调一到两个警备旅归中原局领导,调一个警备旅或支队加强新四军。主力随刘一民返回山东作战。但是,南下作战,要妥善处理与国军的关系,不能授人以柄。
看完主席的电报,刘一民心里一片黯然,想不到抗战有了今天这样的局面,蒋介石还要搞他那一套“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主张,看来这蒋介石真是无可救药,局势稍微缓和一下,就又念起了反共经。难道蒋介石还真的要象历史上那样,掀起几次反共高潮么?
想想这也是正常的,全面抗战爆发以来,共产党、八路军迅速壮大,蒋介石要是不采取措施限制我党我军发展,那才奇怪呢!这是关系谁主宰中国命运的大事,蒋介石作为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领袖,他要是放任共产党、八路军发展,恐怕真的象他说的那样,会死不瞑目的。
关于“一个大党问题”,刘一民是知道的。
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政治报告中提出,为保证国共两党长期合作,必须解决两党合作的共同组织形式问题。
毛泽东提出了两种可能的组织形式:第一种,国民党本身变成民族联盟,各党派加入国民党而又保持其独立性;第二种,各党派以平等的地位共同组织民族联盟,拥戴蒋介石作这个联盟的最高领袖。毛泽东认为,第一种形式是“最好的组织形式”,并提出可以采取与第一次国共合作不同的办法,这就是:第一,所有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都采取公开的形式,可以把名单交给国民党领导机关。第二,不招收任何国民党员加入共产党,有要求加入的,也要劝他们不要加入。第三,共产党的青年党员加入三民主义青年团,也采取同样的办法,不组织秘密党团。
刘一民参加六届六中全会时,会议已经接近了尾声。他看到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作的政治报告这段内容时,还专门找了主席,提出在目前我军实力增长较快的情况下,提这个问题是画蛇添足,容易引起国民党的猜疑。当时,主席批评了他,说他是个娃娃,指挥打仗行,考虑政治问题不行。建立两党合作的统一组织形式,有利于长期团结抗战,也有利于打破战略相持阶段的困难局面。
刘一民知道主席是从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