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八章 汪精卫跑了(4 / 7)
刘一民在徐州与蒋介石的长谈,蒋介石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这让汪精卫主张由蒋介石出面主持与日和谈的愿望彻底破灭。
汪精卫不同,他在日本时间长,对日本的国情了解甚深,认为八路军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胜利,那是钻了日本人的空子,只要日军集中兵力对付八路军,那八路军就会马上被打垮。因此,高宗武日本之行,在蒋介石断绝与日和谈的同时,知道日本政府有意让自己出面组织新政府、代表中国与日和谈的汪精卫彻底晕了,忘了自己枪无一条、兵无一名,决心丢下蒋介石,改由自己主导与日和谈,走和平救国道路。
随着武汉会战后期局势恶化,汪精卫开始跳出来了,频频约见外国记者,重弹和议老调。这一下,惹恼了坚持抗战到底的人们。10月28日,国民参政会第二次大会上在重庆召开,爱国华侨陈嘉庚从新加坡发来的《电报提案》只有11个字:“官吏谈和平者以汉奸论罪。”汪精卫大受刺激,诡辩说“孙总理常说和平救国,如果谈和平就是汉奸国贼,那么总理也是汉奸国贼了”。
武汉、广州一陷落,汪精卫就派梅思平、高宗武作为他的全权代表与日本秘密谈判。《重光堂密约》签订后,汪精卫召集周佛海、梅思平、陶希圣等人商议,这里面也有人担心,象陈公博就提出,此事一旦实行,汪精卫30年革命史就毁之一旦。
这个时候,当年那个一心一意推翻满清的勇敢的小姑娘、辛亥革命胜利后与汪精卫结为革命夫妻的陈璧君推了汪精卫一把。
陈璧君和汪精卫演绎过一段堪称传奇的爱情经历,但此时她已经不是那个只身北上营救汪精卫的小姑娘了,而是在权力场中打滚的领袖夫人了。这些年,汪精卫屈居蒋介石之下,陈璧君早就不耐烦了。只不过汪精卫不是蒋介石的对手,宋美龄又死死地压住了陈璧君的风头,她干气没办法而已。现在机会出现了,陈璧君不愿错过了。
按陈璧君的说法,汪先生和蒋先生在一起,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必须开创新局面。
汪精卫这人,不但思想充满矛盾,还耳朵软,许多事情都听陈璧君的。有些事,即令汪精卫不同意,陈璧君办了他也得认账。何况陈璧君总是一心一意替他考虑呢?
大盘子定了,但具体怎么办,方案就显得有点可笑了。汪精卫的设想是到云南去,建立一个有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方实力派参加的政府,与日本和谈,然后逼蒋接受与日和谈主张。
这种方案要是让正常人一看,都会扑哧一声笑出来,原因明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