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五章 第十师团的末日(3 / 5)
0人的步兵大队,竟然只活下来300多人。
这一下热闹了,濑谷启马上命令配属指挥的师团野炮兵联队的两个大队的大炮和旅团各联队炮兵,集中炮击城门。掩护第三十三旅团行动的四架日机也凶猛地扑向了陵县县城,把西城门炸的一塌糊涂。
等赖武平少将赶上来的时候,看了战况,就告诉濑谷启,这是刘一民部队的典型战法,上次在沧县,第八旅团就是吃了这样的大亏。如果判断不错的话,县城里还有更大的陷阱,一会儿皇军进城后,八路军打一阵儿就会跑。得赶紧追击,别让他们跑了。
赖武平话音刚落,观察哨就报告说,一队八路军骑兵出了陵县城东门,向东面跑了,人数约有五、六百人的样子。
气急败坏的濑谷启连陵县城都不进了,战刀一指,指挥第三十三旅团就追了上去。看得赖武平直摇头,不得不命令第八旅团随后跟进。
濑谷启哪里知道,八路军要的就是他的气急败坏,要的就是他的追击。
就这样,教六旅骑兵营在各县县大队、区小队和民兵配合下,采取阻击袭扰的办法,牵住了第十师团的牛鼻子,不断收紧手中的缰绳,把鬼子一步步往陷阱里引。
刘一民离开坊子后,率领主力一路急行,朝黄河浮桥方向前进。
教导师连战连捷,装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鲁东之战后,刘一民从青岛把日本人开的运输株式会社的汽车、胶轮马车全部弄了回来,还利用青岛德国人的车厂,生产了一批橡胶轮胎,回来后把辎重团和在坊子、潍县休整的各旅辎重营原来的大车全部进行了改造,彻底摈弃了笨重的铸铁车轮,这样一来,教导师的运输工具就大大进步了,节省了战马不说,还提高了运载量和速度。现在教导师汽车、胶轮大车、摩托车、自行车应有尽有,战马更是充足。不要说野炮、山炮由战马牵引,步兵炮、迫击炮、掷弹筒、重机枪和弹药都有车辆运载或驮马驮运,就连战士们也都骑上了战马或者坐上了车,加上是在根据地里行军,速度更是迅速。
根据地里行军,最大的好处是后勤有保障。负责大军后勤的郭洪涛来不及准备那么多的干粮,一声令下,沿途各县、区、村都投入了为部队准备干粮的工作中,家家炊烟飘飘,户户生火做饭,部队一路行来,到处都是站在路边给子弟兵送蒸馍、煎饼、熟鸡蛋的乡亲们。
罗荣桓和蔡中与刘一民并马而行,看到这热闹的支前场景,蔡中就说:“师长啊,我有个想法,就是建议你思考一下战略计划,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