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二章 东望青岛(二)(4 / 6)
和刘一民交谈后,蒋介石也开窍了,学精了。不管怎么样,蒋介石总算不再考虑炸黄河了,也算是达到了刘一民发起鲁中战役的目的。
何应钦、白崇禧、陈诚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哪里能不知道蒋介石命令刘一民强攻济南的后果,不过他们对八路军未必就真心爱护,何况他们心里都明白,蒋委员长的命令对于刘一民来说那也不一定就起作用,要是起作用的话,估计教导师早就拼光了。所以,他们谁都没有指出让刘一民强攻济南的危险性。
交代完,心情愉快的蒋介石回官邸休息去了,留下几员大将还在继续忙碌,作战室里灯火通明,不过气氛大不一样,时不时地有笑声传出。
消灭第八师团的喜讯传到西安,毛泽东心里的阴霾总算是一扫而空。
这段时间,由于飞机场和兵工厂被炸,毛泽东心头很难受,反复思考如何避免日军报复问题,几次都想给前线几个师长发报,提醒他们注意,抗日要讲究策略,不能让日军把攻击矛头直接指向八路军。这鲁中战役的战果如此之大,让毛泽东兴奋之下,眼光就看的更深远了,考虑着是不是应该从教导师、115师抽调一部分部队,由骨干干部率领,南下支援新四军、北上支援抗联。
夜里,毛泽东的办公室一直亮着灯,地图上已经被他用铅笔勾勒得有点乱了。等教导师全歼青岛日伪军的捷报传来,毛泽东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就命令警卫员去把周副主席喊来,两个人端着灯,对着地图仔细研究山东战局。
接到刘一民的电报后,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个看来看去,觉得刘一民的想法简直是天方夜谭,世界上哪可能有这样的事情么,美国会同意和青岛结友好城市么?罗斯福总统会接受青岛荣誉市民的称号么?日本人会因为这些就不攻击青岛么?简直有点痴人说梦。
毛泽东和周恩来那都是中华民族不世出的伟人,稍一思索,就知道刘一民的用心所在,这家伙根本就没打算征得美国人同意,当然,他们要是同意更好。刘一民目的就是拉大旗作虎皮,利用日军对美国的忌惮心理,赢得时间。万一将来美国人真的同意了,说不定就可以为青岛争取一年、两年的和平时间。有这段时间,什么大事干不了?退一万步讲,就是能争取个十天半月时间,也可以让我军从容搬空青岛,再甩给日军一个天津一样的青岛。
毛泽东当机立断,要周恩来马上通知召开政治局会议,研究教导师提出的处理青岛问题的方法。
政治局会议开的时间稍长了一点,会议结束时已经是上午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