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六章 挥师东进(七)(3 / 6)
斗三年,形成主力部队、地方警备部队、县区武装和民兵四级武装体系,拉起至少40万精锐的野战军。全师上下都必须围绕这个目标而奋斗!
三、为了确保根据地建设,采取三条措施,第一是政治策略上不对外宣布中国共中央山东局和各地党委工作情况,各根据地一律实行党委与抗日民主政府一元化领导,以各地抗日民主政府名义统筹处理本地区事务。第二,军事上东进初期暂不采取大兵团作战办法,广泛开展冷枪冷炮运动,温水炖青蛙,让鬼子番号不减,兵员无日不减,积少成多。待站稳脚跟后,再集中主力积极主动进攻鬼子,寻机歼敌联队、旅团、师团级规模部队。为此,胶济线、津浦线部队暂不做彻底掐断敌交通线部署,麻痹敌人。但可以以游击队名义不停地进攻铁路线某一站点,缴获敌人物资。第三、大力发展根据地经济,后勤司令部筹办山东银行,发行人民币,统一税率,并组织开采矿山,保证军工生产正常进行,根据地粮棉油等生活用品自给自足。待山东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上述工作移交政府。
写道这里,刘一民感觉这齐鲁大地物产富饶、英杰辈出,是打鬼子的好战场,不觉神采飞扬。笔锋一转,写道:山东是我国人口、资源大省,这里要什么有什么。每一个同志都要牢记主席教导,共产党人好比种子,走到哪里都能生根发芽。要通过我们的奋斗和努力,早日收复全山东,依靠山东人民的支持,进而与日军重兵集团进行战略对决,迎接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写完后,让罗荣桓、蔡中、曾中生看了一遍,就以刘、罗名义发了出去。
人就是这么奇怪,罗荣桓、蔡中、曾中生和刘一民在一起时间长了,早已被他那种强大的自信心感染,对刘一民描绘的东进山东的前景也充满了信心。其实,这个时候,正是日本鬼子兵锋最盛的时候,多少人面对抗战前景都充满了迷惘,要不然,韩复渠之流不会逃跑,许多汉奸也不会去当汉奸了。只有八路军,这支从井冈山上走下来,在湘江边浴火重生的部队,才对抗战必胜充满信心。特别是连战连捷的教导师,干部战士从心理上都蔑视鬼子,士气自然高涨。
发完电报后,刘一民一身轻松,带着李小帅、黄文虎去了海源阁藏书楼。
海源阁与常熟瞿氏的铁琴铜剑楼、归安陆氏的百百宋楼、钱塘丁氏的八千卷楼,并有晚清四大藏书家之称。
海源阁藏书楼位于聊城万寿观街路北杨氏宅院中,是晚清江南河道总督杨以增所建,藏书主要来自汪士钟艺芸书舍等江南藏书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