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二章 临清保卫战(一)(4 / 7)
临清之名始于后赵,取临近清河之意。
临清是运河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境内有中国古代八大钞关之一的运河钞关、舍利宝塔、清真寺、鳌头矶等风景名胜。
著名的《金瓶梅》的故事发生背景地就在临清。书中提到的临清钞关、土山、晏公庙、沙河、临清闸现在还存在,饮食中如温面等也仍然保留,还有书中提到的狮猫,更是临清特有的物产。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是英雄传奇,《西游记》是神话玄幻,《红楼梦》描写的也是贵族生活,这些内容都与普通百姓相去很远。真正描写、反映市井生活的,《金瓶梅》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部,它的伟大也就在这里。该书虽然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禁书,也确实充斥着大量的色情描写,但抛开低级趣味的色情描写,该书实在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古人市民世俗生活的真实画卷,尤其是对当时风俗和日常生活的描写,读来让人宛如置身其中。
豫剧《陈三两》的故事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满腹才情、凄苦无比的奇女子陈三两的形象以及她的遭遇,自从流传开来就被一代代中国人传诵。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临清。不过,由于剧作《陈三两》为了突出感染力,将陈三两塑造成了一个沦入风尘的女子,临清人认为违背了生活真实,一直拒绝在本地上演该剧。
武训办学的故事也发生在临清周围地区。后世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武训非常推崇,强调有教无类,他自编的小学教材第一册的第一篇课文就是“来、来、来,我们来上学,去、去、去,大家去读书。”
“北京城上有临清”,说的就是以“敲之有声,断之无孔,不碱不蚀”为特点的临清贡砖,是明清两代北京城墙、皇宫建筑的主要原材料。
原来,临清处于黄河冲击平原上,土质是“一层胶泥一层沙”的“莲花土”, 用这种土质烧造出来的砖抗压、抗碱、耐磨,“硬比金石,声如青铜”,加上临清靠近运河,水运发达,离京城较近,明朝初年,程十爷等一批工匠奉旨从安徽到临清烧造贡砖,在运河两岸建造了许多“马蹄窑”, 历经七十二道工艺,烧制出了重五十斤的大青砖和“九斤头”砖,用于北京城建设。朝廷因此在临清设立了“工部营缮分司”,统一管理贡砖烧制事务,临清因此变成了享誉全国的“贡砖之乡”。
临清是美丽的,但在日寇的铁蹄下,临清也和华北大多数城市一样,在呻吟、在抗争。
1937年10月,日军从邢台出发,攻占了临清。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