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九章 南宫(二)(4 / 6)
来,几个人开始认真研究。
按照参谋处的方案,还是要采取袭取天津的办法,秘密袭取济南。这个方案没什么不行,不过,这次刘一民不想再使用那么大的兵力了,他考虑,由于济南守军不多,日军在山东只有第三、第四两个独立混成旅团,占了山东这么大的地方,光是看守交通线都嫌兵力薄弱。现在这两个旅团为了掩护主力北上攻取天津,又都采取了积极进攻的态势,兵力越发地分散。一个主力旅配合特战队就可以完成夺取济南的任务,其他部队应当置于有利位置,寻机消灭日军回援济南的主力。
再者,教导师目前兵力雄厚,这么大规模的部队,除了打大仗,也不能经常集中在一起,而是应该按照中央的要求,到山东的农村去,发动群众,继续扩大部队。
因此,刘一民设想,将全师分成几块,分别在鲁北、鲁西、鲁西南、鲁中南、鲁南、胶东半岛建立军区和行政公署,重点在鲁中南建立中心根据地。暂时设想,以教一旅和师直部队到鲁中南山区去,以教二旅在鲁西地区展开,以教三旅到胶东半岛去,以教四旅到鲁西南去,以教五旅到鲁南去,以教六旅到鲁东南去。以教八旅到鲁北去。这样的话,教一旅在鲁中南可以随时支援教五旅鲁南根据地和教六旅鲁东南根据地,教二旅在鲁西可以随时支援教七旅的冀南根据地和教四旅鲁西南根据地,教三旅在胶东半岛可以与教八旅的鲁北根据地相连。几支大军互相配合,苦干一到两年,拉起一支50万人的野战军,建立起地方武装和基层政权,彻底掐断津浦路,控制全山东。
这样的话,攻占济南的意义就格外重要,必须在济南附近打一次歼灭战,最少也要消灭鬼子一个精锐师团,刺激鬼子主力沿津浦路南下。然后各部队分开创建根据地,要把山东建设成象陕西一样的拥有一定工、农、商业基础的根据地。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除教七旅外,全师计划向鲁西开进,其中特战大队与教一旅、教三旅、骑兵旅、炮兵旅、重机枪团、工兵团、警卫团组成攻取济南的野战集团,由刘一民和罗荣桓率领,直接奔袭济南。尔后寻歼敌两个独立混成旅团主力,如时机成熟,再寻歼敌南下夺取济南的重兵集团之一路。完成任务后,由骑兵旅派出部队诱敌南下。其余部队由蔡中和曾中生率领,在鲁西全面展开,将鲁西地区的日伪势力彻底打扫干净。待敌重兵集团南下后,再向各预定地区开进,创建根据地。
刘一民的设想当然很鼓舞人,听的罗荣桓几个人都是兴奋不已。不过,罗荣桓从政治角度提出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