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章 会师风云(五)(5 / 7)
们是陕西人,离了陕西就没了根,就成了叫花子,东北军的下场就是我们的下场。”
停了一下,见军官们这次听的很认真,杨虎城欣慰地点点头,说道:“我们这几万人,要吃要喝,地方小了,容纳不下,地方大了,又守不住。因此,我想退往安康,如果红军不再攻击,而渭河平原和宝鸡又没有敌情,我们就撤回西安,守住八百里秦川就行了。这汉中和安康,就让红军和蒋委员长去争吧。如果渭河平原和宝鸡有失,而红军又展开攻击,我们就退往商洛。到了那里,地势显要,无论谁来打,我们都不怕。我看这蒋委员长拿红军也没办法,早晚有一天要坐下来谈判的。到时候看情况变化,瞅准时机,再夺回西安。”
军官们想不到平时木讷不言的总指挥,心里还有这么多路数,又吃惊,又佩服,都纷纷表态服从命令。
杨虎城看军官的思想基本统一,就命令38军在前,7军在后,放弃阵地,连夜向安康转移。
军官们散去后,杨虎城想了想,叫来一个他知道是共产党的军官,要他离开部队,去和红军联络,重申互不侵犯协议。
那军官说:“总指挥,不是我不想去,关键是17路军就不应该南下围剿红军,当时红军正危机的时候,我们来打人家,现在蒋介石吃亏了,我们去和人家谈,不知道他们还理我们不理。”
杨虎城说:“这是上了蒋介石的当,不过,老弟你也知道,我们实力弱,没有和蒋介石对抗的本钱,不服从命令的话,随时有可能被蒋介石收拾的,这点得请红军谅解。我别的共产党不熟悉,但我对宣侠父很熟悉,那绝对是朋友。你放心去吧,我相信共产党不会赶尽杀绝的。”
那军官听杨虎城这么说,就问道:“总指挥,你给个准话,怎么谈?”
杨虎城想了想:“红军不越过秦岭一线,我军不攻击红军。停止内战,团结抗日。这也是他们的主张。”
那军官又问:“要是红军已经越过秦岭呢?”
杨虎城有点心烦,挥挥手:“你看着办,处理不了的,向我报告。”
那军官这才敬礼出去。
等杨虎城出了总指挥部,只见万源城里已乱成了一团,到处都是自己的部队,打着火把在撤退。
回头看了看夜色中的万源小城,杨虎城神色黯然,这一趟下川北,算是赔大发了,红军没有打成,倒是把汉中给赔进去了,说不定连八百里秦川也保不住,多年心血毁于一旦。算了,赶紧走吧,再晚了,等红军主力上来,恐怕就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