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波澜(一)(5 / 7)
了四川,蒋介石的国民政府面子没地方搁,非要拼命不行。我估计,蒋介石正在调兵遣将,他的代表现在可能就在重庆。”
毛泽东自言自语地说:“这四川真是个好地方啊!”
刘一民补充道:“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还有个顾虑我没有说,那就是日军全面侵华是早晚的事情,到时候别说华北守不住,我看上海、南京、武汉都守不住,四川是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唯一可以坚守的地方。有了天险做屏障,蒋介石才可能与日军周旋下去,坚持抗战到底。如果我们把四川占了,让蒋介石退无可退,逼急了,不排除它与日寇妥协的可能。到时候,仅凭我们红军,想独立对抗日军,那可就太难了。所以,我的意思是从全国抗战大局出发,我们要提前给蒋介石和他的国民政府留条退路,这样才能拉他和我们一起坚持抗日。一旦抗日胜利,估计我们的实力已经极为壮大,到时候不是蒋介石想不想打我们的问题,而是我们要解放全中国。”
几个人都不说话,屋子里一时间非常安静。
刘一民想了想又说:“我也知道四川是个好地方,占据四川,就具备了争夺天下的资本。但是,我们共产党,我们红军要想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就必须在抗日战争中发挥领导和中流砥柱的作用。如果单是为了争夺天下而占四川,那我们在全国人民心目中,就和两广、山西、四川、青海、宁夏的军阀一样。无论我们怎么辩解,再怎么说自己是要北上抗日的,国人都是不会相信的。”
毛泽东挥挥手:“你走吧,我们再想想。”
出了红军总部,刘一民心情非常不好,看来,自己来之前,中央已经下决心要消灭川军占领四川了,自己刚才的一番话,说的也不完满,心情激动之下,难免会有差错。不知道这几个伟人是不是能够听的进去。
心情不好,刘一民也不想回卫戍司令部,就在街上随便漫步,李成毅带着一个班的战士在后面紧紧地跟着。
不知不觉之间,就来到了南门外的武侯祠。
穿越前,刘一民曾经来过武侯祠,还写过一篇散文《谒武侯祠》,对诸葛亮为开创蜀汉大业做出的丰功伟绩和高尚人品倾尽了敬慕和赞颂,可能是写的比较好,他家乡的好几家报刊都转载了。
无意中闯入武侯祠,刘一民不由百感交集。他看了一下,武侯祠里没有游人,只有他和他的警卫战士。
虽然没有后世人如潮涌的盛况,但是也可以看得出,成都人把武侯祠看管得很好,院子里干干净净的,楠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