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乌江飞渡(三)(4 / 7)
乌江边防堵红匪。扯他娘的蛋,不是判断失误就是为了图虚名,做侯司令的手下真他娘的难。
这样一来,林秀生自然就不会逼迫部队加速行军了。19日晚就歇在了离遵义城只有20里的地方。
20日早上起来,部队仍然是磨磨蹭蹭,逢村必进,逢镇必歇。直到中午侯之担打电话询问,林秀生这才加快了步伐。就这一天也就是走了几十里路,到了猪场,就是以后的珠藏镇。看看距离江界河只有二、三十里路了,林秀生就命令部队宿营,明天继续赶路。
晚上和侯之担通话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王家烈的何知重部万式炯团还留在湄潭没有撤回贵阳,侯之担已经命令万式炯防守菁口了。林秀生知道,万式炯留在湄潭,侯之担心里是不高兴的。但是自己高兴啊!有万式炯部队在,自己就不用派兵去守菁口了,三个团守住江界河渡口和茶山关渡口就行了,可以把自己的江防司令部设在猪场,方便指挥两个渡口的部队。所以,晚上睡觉的时候,林秀生是哼着贵州花灯戏词“正月里来正月正,主家请我还愿灯。不唱灯来不知情,提起灯来有根生。唐朝年间兴唱戏,宋朝年间兴唱灯。”入眠的。
21日早上起来,林秀生让勤务兵好好的烧了两个烟泡,过足了瘾,这才下令部队向乌江边江界河渡口出发。林秀生是准备把部队拉到江界河渡口实地看一下,安排好防务,再回猪场筹建江防司令部。
部队在瓮安至遵义的公路上慢慢悠悠的走着,林秀生也懒得催促,反正快到了,急什么呢?性急吃不了热豆腐的。一直到快9点的时候,先头连那里忽然传来枪声,把林秀生吓了一跳,这个地方、这个时候响枪,难道是红匪渡江了?
手下的报告证实了他的猜想,确实是红匪过江了,先头连和红匪先头部队遭遇了。
这个时候,如果林秀生下令撤退,还能和历史上一样,把部队撤回遵义,固守娄山关。
但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人的命运自然也就发生了改变。林秀生首先想到的不是撤退,而是丢了乌江天险,侯之担会怎么收拾他,是枪毙还是刀砍,要知道侯之担对下属的处罚是很残忍的,他的部下出了事情,一般是不敢逃回去的。因为逃回去也是死,而且死的更惨。
想想侯之担,林秀生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只有把红匪压下去,夺回乌江渡口,才有自己的活路。再说,江界河就那么几条船,一次才能渡多少人,红匪上岸的一定是先头部队,人数一定不多。而自己可是一个旅三个团呢,很有可能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