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乌江飞渡(二)(2 / 5)
们越过了,看来遵义在望啊。”
毛泽东说:“走吧,伙计们,想到遵义城里吃黔北风味的话,还得加快行程啊。去晚了,侯之担恐怕把酒楼都会抢了的。”
一行人说笑着向山坡爬去。
黔军团长万式炯做梦也想不到,他和他的部队会成为红军进入黔北的第一个打击对象。
万式炯号敬章,贵州铜仁苗族人,是王家烈的妻侄。他的部队属于黔军第一师何知重部。
历史上的万式炯部在红一师从回龙场突破乌江时放弃阵地逃跑,后在湄潭县城被红九军团击溃。但万式炯本人确实有一定军事素养,运气也比较好。王家烈下台后,蒋介石整编黔军,将何知重师整编为103师,万式炯任618团团长。在以后的军人生涯中,万式炯做了两件为国为民、青史留名的事:一件发生在抗战时期,万式炯的618团参加南京保卫战,是国军最后一支撤离南京的部队。原来,淞沪抗战时,万式炯率618团在江阴要塞与日寇激战,使敌遭受重创。后奉命撤退到南京,加入南京保卫战序列。在唐生智逃跑后,618团仍在战斗,撤离南京后一路收容103师溃兵,保持了部队战斗力。二是解放战争时期的1949年12月,时任滇黔桂边区中将副司令兼安龙指挥所指挥官的万式炯率部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
万式炯部本应随主力撤退回贵阳的,但是,作为王家烈嫡系的何知重知道,如果部队全部撤退,整个黔北都会成为侯之担的势力范围,再想要回来就难了。因此,特意留下了驻防湄潭的万式炯部,以牵制侯之担,自己带着4个团返回贵阳。
留守湄潭的万式炯,越想越感觉眼前的局势很诡异。既然红匪主力要攻占贵阳,为什么还要分兵占领黄平和施秉呢?难道红匪只是为了牵制我军主力增援贵阳么?还是小心点为好。再一想,主力回救贵阳,自己在黔北是孤军,如果红匪对黔北有什么图谋,单靠自己一个团是不行的。罢了,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还是和侯之担联系一下,提醒他执行王主席命令,加强乌江防线吧。
没想到这和侯之担一联系,侯之担就顺水推舟,要万式炯派部队防守菁口,防止红匪渡江。
想到侯之担拿着鸡毛当令箭,竟敢指挥自己,万式炯气的把电话都摔了。气过以后仔细一想,还是派一个营去菁口吧,毕竟那里是江防要点。即令红匪不来,也为自己万一需要撤退乌江南岸留个后路。
湄潭县城距离菁口也就100多里路,但是都是山路,好在万式炯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