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殿论(3 / 4)
“万物有气,吾观之而论,贫贱者气浅,富贵者气深,无闻者气薄,广名者气厚,何也,夫气依实物而有之。”
“……请纵观之,有定业者有气,匹夫授一田而得养之,益……乡宦今夺其业而观之,损……”
任何理论都必须有个立足点,王存业就是以“气”来当这个立足点,在卷子里,他精当写着,气不是凭空而来,是占有的资源,以及影响力的反应。
资源和影响越多,其气越多,反之就越少,并且气会反作用影响着生存和发展,这还是地球位面,而在这个道法显圣的世界和时代,气运的作用更可直接视为能源,视为命脉,视为力量。
王存业抓到这点,就可以说抓住了天庭,道门,甚至朝廷的核心,至于怎么样证实,现在道法显圣,能观气者不计其数,随便找个人出门观看下就可证实。
由于气的这种“准确对应性”,因此就比任何统计数据都清准,百姓必须保持多少色泽,多少气,才能活下去。
各利益阶级,又要怎么样分配才算合理,这一切都建立在气的制衡和流动上。
道法显圣三百年,原本统治理论都过时了,有危机感认识到弊症希望找到新的大道的人很多,但万物都有发展过程,加上与邪神的战争,导致这点时间还不足以诞生一套新的理论,王存业乘这个机会,写出来必可传扬天上天下。
王存业在结尾处,写着:“是故治政之要,在于气之损益。”
写完最后一个字,自然没有什么百圣齐鸣,字字迸射,大放光明之说,一切都是力量和利益,哪家圣贤会跑来认可新说?
耶二说新约,旧约的人恨之入骨,硬是钉死了他。
某释说释法,印度旧天宫动摇。
符合了圣道又怎么样?先人不杀不罪已算万年难闻了,至于喊着:“超越我者必此人也”
跑来奉承简直是天下笑话。
也许日后这篇文章被亿万人注目,被天庭朝廷实行,才会汇集海洋一样的伟力,显出众多异相,但此时不过是微微闪着青气罢了。
当然这篇还没有这分量。
王存业写完,示意完成,就有官员上前收王存业的卷子,说着:“真人请出殿休息,自有人伺候。”
王存业到这时,不过一刻时间,许多真人都还没有开题,都是有些目瞪口呆。
玄嵩这时正提笔写着“……夫大道也,在人主清静,清静自安,而万民自化,万民自化而圣德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