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零章 立威(2 / 7)
竟这个时代工业这般落后,金属铸件相当少,而且对精度没什么要求,糙了点儿也无所谓。几千年来人们用惯了陶土铸件,成本低廉,若是改用石墨的话,反而是不现实了。除非是那种体型大,同时也要求精度高,没什么瑕疵的大型金属铸件儿才能用得上。
等等,精度高的大型金属铸件?
连子宁忽的心中一动,问道:“你可懂得铸炮么?”
陆臬又是一愣,道:“略知一二。”
“那你可知道铸炮之中,最难的是什么?”连子宁问道。
陆臬一笑:“大人您这回可算是问着了,那一日下官和军器局的冈大人喝酒的时候他还说来着,这铸炮最难的,便是模具!”
“哦?”连子宁眼睛一亮,道:“细细说来。”
陆臬清了清嗓子,道:“土模不够结实,干硬脆弱,容易断裂破损,而铸炮之物件儿,一般极大,所以不适合用土模。而且土模内壁粗糙,有大量孔洞,若是用之铸炮,则炮壁炮身之上有孔洞无数,不但不结实,而且非常容易炸膛,是以铸炮,都是用木模。”
“木模?”连子宁倒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等门道。
“没错儿,下官也去过那军器局几次,瞧见他们铸炮的过程,是以也略知一二。好叫大人得知,铸造法的第一步便是制模,乃是用非常干的楠木或杉木,按照炮体样式,制成炮模。炮模的两头要长出一尺多,做成轴头,轴头上加铁转棍,然后将炮模安置于旋架之上,以便旋转上泥。炮模做成以后,再将炮耳、炮箍、花头字样的模子安装上去,并且用细罗过了的煤灰把炮模均匀地涂刷一层,干了以后再用上好的胶黄泥和筛过的细沙,二八相掺,调合成泥,并把羊毛抖开,掺到泥里,和匀后作‘经’。泥调好以后,把它涂糊在炮模上,然后将转棍转动,用圆口木荡板,蘸水荡平候干。待干后,照前法再上泥。待上泥到一定厚度后,用粗条铁线,从炮模的头部密缠至尾部,缠完后照刚才的办法再上泥。等上到快达到要求的厚度后,就用指头大的铁条,比照炮模的长短,长的多用,短的少用,均匀地摆放在炮模上作骨架。随后用1寸宽、5分厚的铁箍,从炮模头部至尾部,均匀地箍在铁条之外。然后再上泥,上完荡匀。等彻底干透后,再将木芯取出,把炭火放进泥模内,一方面是为了烧干泥模,另一方面是为了把炮耳、炮箍及花头字样等件烧化成灰。等冷却后,扫出灰渣,把木模底安放好,再安尾珠。然后再上泥,干了以后,取出木炮模底,再用炭火烧化尾珠,完全冷却后,等着下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