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六章 送大礼(2 / 8)
疲惫,背负上了造反的罪名,更是会被天下人视为乱臣贼子!
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
别说是打到京城了,能不能打进山海关连子宁都感觉很悬,京城的几十万京营和上二十六卫的大军甚至不需要动用,单单是蓟镇、辽东两地加起来超过三十万的大军,就足够连子宁喝一壶的,更别说还有宣府大同等边镇的官兵就在不远之处。
攘外必先安内可不是那位蒋委员长最先提出来的,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这种案例绝对是不少的,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那位不就是个定性案例么?连子宁可以断定,一旦自己起事,则安南、哈密那边儿的战事定然都会停止,大军回向着自己这边蜂拥杀来。甚至散布于大明各地的数百个卫所,都会抽调精兵前来围剿。
而偏偏,偏偏,自己的根据地,距离京城,足有数千里之遥啊!对于大部分都为步卒的武毅军来说,这段超过五千里的路途可不是多么的美妙,就算是行军也要几个月才能到。更何况这不是旅途,而是,征程!
以一地之力敌一国而能胜者,古往今来,不过永乐大帝一人而已!而且北京距离南京也不过是两千余里而已,而且中间多为大平原,无险可守。永乐帝的士卒,又多是骑兵。
现在,可不是合适的时机啊!
这让他生出一种很讨厌的无力感。
“说到根子上,还是两个字,实力啊!”
连子宁长长的吁了口气,站起身来,脸上一片漠然。
昨夜的那一番抵死缠绵,现在想来,竟是如同做梦一般。整个过程中,两人甚至未曾多说话,有的只是曲意逢迎和凶狠的撞击,以及那一声声压抑不住的呻吟。两个人,似乎都在发泄着那压抑的他们痛楚不堪的情绪。
直到最后,连子宁一声嘶吼,一射如注。
然后便是收拾战场,借着夜色,在内奸邱大兴的照应下,连子宁没什么难度的又重新出去。
虽然不知道在自己走后,口鼻阿门已经是泣不成声,但是连子宁却是能够感觉到,寇白门那心中,浓浓的悲伤。
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经此一面,不知道下次相见,又是何时了。
不过,两人都非是一般人,连子宁既然已经知道了寇白门的心意,那么便是把关注的侧重点,从如何带走寇白门变成了如何让寇白门过得更好,更安全。
宫中从来就不是一个能让人安安稳稳待下去然后一直终老的地界儿。想在哪个地界儿安稳终老,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