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六章 为君做剑舞(5 / 8)
教授课业,经史子集那是不用说了,都是翰林院最好的学士来进行讲解,甚至杨慎还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福王讲师。这位王爷琴棋书画佛放道学都是颇为的精通,却偏偏最是喜欢音律,次之就是数学,年仅十岁,朱载堉便攻读《尚书盘庚》等史书。
十五岁之时,朱载堉便著《瑟谱》,二十一岁,完成《律历融通》一书,声名鹊起北京城,二十四岁,又完成《律学新说》。
大明朝从开国以来,所有宗室,朱家子孙,没有一个像是朱载堉这般有这么丰富的著书,这么明丽的才华。朝野之间都知道,福王不但是王爷,更是一个大才子。
这些在京城的皇子王爷,若是论起名声来,朱载堉当之无愧的是第一,把其它那些庸庸碌碌的兄弟拉下去老远。
这也是正德如此宠爱他的一个原因,自家孩子争气,当然要更疼爱一些。
正德屡次想要立为太子的,不是嫡长子雍王,而是这位福王!
这心思,刘贵妃也知道,当然更是求之不得,而当她看到正德皇帝因为要立福王为太子数次和群臣大打嘴仗最后败下阵来之后,也是明白了一个道理——若是没有什么特殊机缘的话,自己的儿子,这辈子是和皇位无缘了!
哪怕是雍王是个草包,而福王蜚声朝野。
跟才华相比,群臣们更看重的是法理,传统。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刘贵妃便开始为儿子在文臣之中寻找盟友,虽然江彬对她以母侍之,但是她也清楚,这事儿,武官插不进手去,文官点头儿才行。
最后便找到了林静宜。
和林静宜可说是一拍即合,林静宜看似低调,是则是在隐忍,谁的内心深处没有野心在作祟?
他也看中了福王的潜力,因此便暗地里投靠了福王。
皇子听政这个想法儿,乃是刘良女想出来的,交代林静宜在适当的时候提出来,却没想到,这一次,杨慎却是给创造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杨慎收回目光,缓步走出了东暖阁,乾清宫,众位重臣也纷纷跟在他后面走了出去。
殿外依旧暴雨如注,天地间一片漆黑,偶有闪电撕裂夜空,让人心魂沮丧。
这时在隆宗门外,御马监的车驾已经准备妥当了,众人冒雨走到隆宗门前,却唯有杨慎一人有这等偶遇,皇帝遣车相送,这恩宠就是杨慎也没受过几次,但是此时见了心中却毫无喜悦,冒雨登车,杨慎站在车辕上,回首翘望乾清宫,远远的只见灯火如昼,宫女、太监进进出出,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