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一章 疯狂的统帅(4 / 7)
他们应征入伍,当然不是单纯的为了民族大义,所谓报效国家之类的情绪,实际上,越是文明发展程度高的时代,民族感,集体感,荣誉感就越是强盛,而在这个时代,国家的观念都还很淡薄,谈何为国捐躯?
就好像是靖康之役过后,宋室南渡,于是在南宋的大部分诗词歌赋中,每每能读到慷慨赴国难,一心为国捐躯,收复北地,救民于水火的描写,但是这只不过是文人们一厢情愿的臆想而已——实际上,真实的情况是,南宋的老百姓,根本不支持收复中原,因为那样大举用兵,将会大量的增加他们身上的负担,官府会征收更多的税赋,而他们也有可能被拉去服兵役。至于那些中原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也绝对不会箪食瓢浆来迎接南宋王师的,因为那会儿,他们在有小尧舜之称的金世宗完颜雍的统治下生活的安居乐业。
这就是残酷而真实的历史。
实际上,这些部落勇士们短暂参军,纯粹是为了好处。
参加军队,尤其是参见南征大明朝的军队,虽然会有损伤,但是损伤的却是少数,而大部分能活着回来的,却都是大大的捞了一笔——金银珠宝,漂亮的绫罗绸缎,甚至是女人,都有可能成为战利品。
这一点,他们的前辈们已经做出了重重前例了。
女真族性格好勇斗狠,这些乡野之人尤其如此,可以想见,一个经常和比人凶猛的多的野兽搏斗的人,也就不怎么会怕杀人这一码事儿了。所以他们倒是少有害怕之类的情绪,反而多数都很兴奋——因为在大战之前上官们就已经说了,那边儿的武毅军,准备精良,铠甲坚硬,武器锋利,只要是能把武毅军击败了,所有缴获的武器铠甲,都是归他们所有!
大明朝的武器精良是出了名的,一旦女真人得到了,往往能把铠甲武器当成是传家宝一般珍藏,所以对于这个消息,他们都很兴奋。
还没开打,就已经是寻思着怎么处置战利品了,由此也可见这些女真牧民的狂妄自大,这就是他们在和明朝的连战连捷中建立起来的巨大的心理优势,根本每一卫自己会输。而纳兰建成当然也不会好心的提醒他们,他本来就是打算把这些人当成炮灰儿的!
他们死了,只有他们的父母妻儿心疼,可不会落在纸面上,在汗廷中,也不会有人知道,更不会有上官责怪自己。
如此无本万利之美事,何乐而不为?
在队伍的最后面,才是。
所有的目光都投到了纳兰建成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