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四章 大丰收!!!(2 / 7)
,那叫做土地兼并。
古往今来有一个道理是通用的,越是靠近都城的地方,土地兼并就越是激烈——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盖因在京城这种全国权力核心的所在,权贵就特别的多。跟着开国皇帝打天下的老牌儿勋戚功臣、刚刚上位崛起的新贵、中了进士当了官儿贪污腐败有了银钱的文臣,甚至是这些权贵的家人,亲戚,在小民们眼中,也都是一些惹不起的大人物。
而偏偏在国人的心思中,发达了之后买房置地又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而采取就近原则,这些权贵们便把魔爪伸向了他们能够得着的比较近的地方——京畿。不过京城周边也就是那么大的一点儿地儿,没多久便是被瓜分完毕了,以至于后来以连氏的财力,也只捞到不多的一些地产而已。京畿完了,就是北直隶,北直隶完了,就是山东。
而且山东本土的官员也是极为的福有竞争力,虽说整个北地的文风比起江南来确实是差了不少,但是山东毕竟乃是孔孟之乡,诗书传世,乃是整个北地文风最盛,每年中进士最多的省份。这些出身山东的官员发达了之后,便也想着回老家的买房置地,做那千秋万代的打算。
所以到了大明中期的正德年,山东济南府的土地兼并之激烈程度,竟然不比京城差多少。
而这个时候,小农的日子就过得越发的艰难。
打个比方来说,像是王老实那个村子,有五百户人家,原先都是自耕农,官府假如说一年通共在这里收两千石粮食的皇粮,那么匀下来一户就是四石粮食,但是到了后来,村里有一大半人家比如说三百户的地都被官员士绅们给兼并了,而由于国朝在税收上的漏洞,这些人是不用缴纳租税的,但是官府要收的粮食可是分毫也不能短缺。于是这两千石粮食的税就都落在了剩下的二百户人家身上,平均一户就是十石粮食!
这样的重担,可想而知是多么的沉重,而关内的人家又不像是关外这般的地广人稀,一家一户就是上百亩田地,他们一家也不过是二三十亩地而已,在这个年代的粮食低产量下,这些税可是够要命的。
反倒是那些已经成了佃户的人家要幸福得多,他们寄人篱下,只需要每年向主家交租子也就成了,而租子要比朝廷的税低得多。
终于,在正德二十九年的大年夜前一天王老实一家因为没能交齐皇粮而被官府把父子两个给逮了去,先是关在牢中一顿暴打,生生的把王老实他爹的腿给打残了,然后又只给穿了单衣弄到县衙门口戴枷示众。大年夜王老实和他爹在衙门口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