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二章 多事之冬(2 / 5)
,连氏财阀下属的工坊就已经开始大量的制造铅弹,本来这算是军器局的差事,民间不得私造,但是单单是铅弹一项,却又不算什么大不了的,真要是打起官司来,连个罪都没办法定。
这几个月间,铸造出来的铅弹已经是达到了五百万枚,平均到每支燧发枪上,也是足有两千枚左右的数量,这些铅弹,如果没有旷日持久的战事的话,支撑个一年半载是绝对没问题了。
而本来计划要调拨给连子宁的那些贱民,也已经组织地方上的官员进行迁移,但是考虑到这一百五十万贱民都是江南人,不习北方水土,而现在已经入冬,东北苦寒之地,若是就这样去,只怕大半都要冻死。而且此去喜申卫,一路上困难重重,乱兵盗匪层出不穷,也很不安全,带着他们上路,也生怕出什么差池。连子宁是准备把他们带到北方开发大东北的,可不想让他们半路上就被杀光冻死了。
是以商议一下之后,便决定,先让这些贱民做好迁移的准备,等明年开春之后,天气变暖,再行迁移,到时候连子宁定然也把盗匪给肃清的差不多了,也是安全。
除了军中事之外,国家也发生了不少大事。
其中第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就是,安南布政使司,又反了。
安南也就是后世的越南,素来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古越从秦朝时候便是中国领土,当时称为百越。始皇帝派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平定岭南,彻底的把这一块儿纳入中原王朝版图。之后千余年,中原王朝都保持着对安南的控制,设立行政区,和其他地方一般无二。包括安南一词,都是来源一中华,这是唐代初叶的事,当时越南是中国安南都护府管辖。后来唐末天下大乱,中原板荡,无力南顾,安南遂叛乱,从中华分裂出去。之后北宋孱弱,无力征伐,只得坐视。
不过安南虽然分裂出去,但是由于东亚地区特种地缘政治下形成的人们对于强者的一种从心里崇拜和服从的普遍现象,他们依旧对中原王朝较为恭顺,朝贡从未断过,便是王朝的国王更迭,也要得到中原王朝的承认才会在法理上具有效力。所以安南一直作为中国的藩属国,后来元朝派大军征伐安南,战无不胜的蒙古骑兵在南方的丛林中栽了大跟头,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大明跟安南打的交道尤其多。
而大明跟安南的交道,基本上就贯穿在一个人身上。
英国公张辅。
永乐三年,张辅晋新城侯。永乐四年,以右副将军从征夷将军朱能进军安南。途中朱能卒,张辅升征夷将军,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