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六章 令人不敢置信的富饶,流着奶和蜜的天堂(4 / 6)
沙化的肥美草原和占有绝对优势的野生动植物。
后世的东北,粮食是天下一绝,粮食质量好,口感好。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壤十分肥沃,加之开发较晚,土壤肥力更充足,因为过于肥沃,以至于种地的时候经常会有不施肥作物都疯长的现象,秸秆疯长不打粮食怎么行?实在是东北才有的甜蜜的苦恼。
再说水产,只说野生的水产,东北地区江河纵横,东北部更是湖汊密布。黑龙江是北方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黑龙江及其松花江等支流以出产野生鱼类著名,而且是冷水鱼,口味自然更好。呼伦湖、贝尔湖、兴凯湖、月亮泡、查干湖、松花湖等湖泊也水产丰富,查干湖的碱水湖鱼类味道更是别样,不是中国内陆的五大淡水湖可比。
东北的野生鱼种类繁复,而且大鱼多,鱼大了就浑身都是宝,鱼肝、鱼脸、鱼唇、鱼肠、鱼皮都是菜。根据连子宁同学的说法,在40年代,和人一样高的大鱼成囤成囤地在市镇上卖。地球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的鲑鳟鱼就出产在黑龙江,清朝末年都可以捕到3000斤的进贡皇家,到了解放之后可也捕捞到几百斤的。
过去黑龙江下游的渔民说过:“我们这噶哒(地方)到江里整条比牛大的鱼很随便!”。
在东北,为了捕一条鱼,往往能一张大网往往就要几百人拉,由此可见其气象到底如何?
黑龙江特别值得一提的支流就是乌苏里江,水产极为丰富,鳌花鱼、鳇鱼、胖头鱼、鲟鱼、东珠(珍珠)等闻名全国。还有特产大马哈鱼,最大的长达四、五米,重达七、八百公斤。这种鱼在鱼汛中数量极多,简直达到惊人的程度,据《黑龙江志》记载:“每年秋天自海逆水而上,入江驱之不去,充积甚厚,当地人竟有履鱼背而渡者。”踩着大马哈鱼的脊背就可以走过浩瀚的黑龙江,敢问世界上那条江河渔群能密集到这种地步?乌苏里江每年有四个多月结冰期,完全不能通航,河面变成了雪橇飞驰的平滑大道,但仍可凿冰捕鱼。
东北俗话讲“三大香”——开江鱼、回笼觉、二房妻。第一就是开江鱼。因为经过一冬天的冬眠,鱼体内的脏污已经全部干净,自然做出来非常鲜,自然就成了淡水鱼中的极品。开江鱼以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中的为上品。连子宁的同学是长春的,说就在不到十年之前,开江之后的四五月份,在长春还经常可以吃到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的野生鱼,切鳇鱼肉就像切牛肉一样,切上一片就3斤多了,用来炖土豆,十分鲜美。
鱼的利用在东北赫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