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五章 我欲死战!(2 / 6)
这时候,济尔哈朗也带着步卒围攻过来,填补骑兵们没有注意的角落。
当士气丧尽,军心不在,没有军官的组织,没有统一的命令,再多再精锐的士兵,也是待宰的羔羊。土木堡之变,便是最典型不过的例子。五十万京军,是当时那个大明王朝最精华,最精锐的一群职业军人,他们身经百战,骁勇果敢,但是当整个大营溃败,兵找不着将,将找不着兵的时候,立刻就是变成了一团散沙。被三万瓦剌骑兵杀猪宰羊一般给屠了个干净!
三万屠尽五十万,这个对比,其实一点儿都不夸张。
屠杀一直持续到清晨才算是停止下来,大营已经完全化作了灰烬。大约有两万余人的明军被俘虏,他们都被缴了械,一堆一堆的坐在地上,目光呆滞,一动不动。周围有女真或者是福余卫的骑兵张弓搭箭严阵以待,只要是看到稍有异动的,立刻就是一箭射过去。
这一夜,被屠杀的明军大约有四五万,两万多被俘虏,而剩下的,都是逃走了。
不过这里距离松花江足足有六七十里远,这些精疲力竭的散兵游勇在广袤的江北大平原上,又怎么会逃得过骑兵的追杀?除了留下步卒和一些骑兵看守俘虏之外,其它的骑兵都是派了出去追杀。
大明北征军就此,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而这一场注定要影响大明乃至于关外诸国的战役,也暂时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
连子宁站在喜申卫高耸的城墙上,看着从北岸驶过来的船只上面下来的那些衣甲破烂,像是乞丐一般的散兵游勇,面色阴沉如水。
今儿个是正德五十一年七月二十三。
从昨儿个开始,就有北征军从北岸回来。
第一个回来的是徐鹏举,他带着逃出来的家将过了河之后连看喜申卫一眼都没看,直接就是一路朝南狂奔不见了。
然后就是有船不断的靠岸,不断的下来士卒。
看到这一幕,连子宁不用问就明白了,北征军肯定是败了,这些,都是逃下来的散兵游勇。
北征军竟然会败?这么强大的北征军,怎么就能败了呢?
不过事实就是事实,无论连子宁如何想不明白,时局已然如此了。
现在应该考虑的是,要怎么办?
连子宁已经从回来的逃兵口中,得知了事情的大概经过,暗恨徐鹏举之余,却也是要为自己做一个决定——是跟着徐鹏举南逃?还是……
他心中基本上已经有了决断,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