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八章 喋血喜申卫3(4 / 6)
叛,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见惯了鲜血和死亡。袍泽的死亡,鲜血的四溅,对他们并没有太大的震摄做用。
他们脚步不停,一直向前,同伴倒下,阵列中出现了缺口,后面的人就默然向前,顶替了对方的位置。哪怕是身上中箭,只要伤的不重,并没有危及生命和影响前进,这些军人也会咬着牙折断箭杆,继续踏步向前。
明军的精良装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为京卫,天子亲军,他们得到了各方面的优先供应,有着整个大明朝最为精锐的制式装备——当然,那些世代大将勋戚的家将不算在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穿着厚厚的三层泡钉棉甲,虽然大夏天的穿着厚厚的棉甲已经是把他们给热得汗流浃背,但是跟保命比起来,热一点儿也就不算是什么了。他们手中拿着的盾牌都是那种大约有一尺半直径的小圆盾,是用厚实的榆木制成的,外边包裹着一层大约三分厚度铁板。
虽然并不能完全挡住弩箭,但是棉甲和圆盾,多少也可以阻挡一下弩箭,至少可以减少一下伤亡。
在这一轮踏张弩的齐射中,明军至少战死了三百人以上,若是只穿着胖袄,没有盾牌的一般内地卫所军,估计这个数字会上升到五百左右。
又是经历了三轮射击,在付出了千余人死亡的代价之后,明军终于逼近到了距离城墙只有三十步的距离。
三十步,五十米。
在距离还有四十步的时候,阿敏就已经传下了命令,城墙上面的所有女真将士,都是取出背后的大弓,张弓搭箭。
由于女真的游牧渔猎生活,注定了部落中的成年男子甚至是半大孩子,都是出色的射手,这些女真士卒在从军之前,就都是森林中草原中活跃的猎手,他们箭术精强,只要稍加训练,就是出色的箭手。
中原以外的恶劣的生存环境,是周边民族的劣势,也是他们的优势所在,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这些游牧民族们,在关键时刻,所有人都是英勇善战的战士。
女真人和他们几百年前纵横中原的老祖宗们一样,用的都是硬弓大箭。他们的弓,比一般的明军使用的要长出一半儿还要多,而且用的箭也更长更粗。这种大箭,威力很大,甚至可以射穿大型野兽的头骨,但是却不能及远,有效射程都只在五十步以内。
所以等到了的明军逼近到了三十步的时候,阿敏下达了射击的命令。
女真士卒们都已经等的有些不耐烦了,他们一脚跨在垛口上,然后每个人身边的垛口下面,都是用土堆起来一个小土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