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八章 玉米?!(6 / 6)
我的,也没说叫什么东西,只说是从他们新发现的什么新大陆发现的毫物事,甘甜糯软,味道却是不错。”
连子宁笑笑:“学生看书时候见过!”
“果然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大人这话说得着实有道理,这东西,便是我扶桑最博学的大师也不知道是什么物事,今日却是被连大人一语道破!哈哈,这颗粒温润如黄玉一般,玉米,玉米,当真是个好名字!”立花道雪摇头晃脑的说道。
所谓董大人,便是时任礼部尚书,在大明朝的高官序列中排位还要在戴章浦之前几位的董其昌,正德十九年以弱冠之年中状元,名扬天下,现在也不过是刚知天命而已,却已经是成为了这个国家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他说的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脍炙人口,极有道理,便是扶桑人也都知道。
连子宁心里此时已是颇为的激动,玉米这玩意儿的功用,别人不知道,他还能不知道么?中国人真真是该感谢佛郎机人和印第安人,这种高产量的粮食作物,自从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之后,不知道挽救了中国多少次的危机。
明末小冰河时期,粮食全面检查,若没有玉米,不知道要饿死几百上千万人;清末太平天国作乱,江淮民不聊生,若无玉米,又是一场大面积的饥荒;甚至是建国之后的几年饥荒,也是多亏了玉米的功劳。
当然,还有地瓜,也就是番薯。
不过连子宁向来是看重眼前的东西,玉米,就是摆在他面前的巨大财富。
大明朝这两年天灾人祸不断,河南江淮地面儿,已经是流民四起,眼见有不稳之趋势,玉米对气候要求相当低,不能说旱涝保收,但是一般的小灾小病,却是对其没有什么影响。而且生长周期短,从麦收之后道秋收,这三个半月间,就足以成熟。在夏天天气炎热,湿气充足的时候,坐在玉米地边儿上,甚至能听见咔嚓,咔嚓,玉米拔节的声音,生长迅速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