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四章 背后有人(4 / 7)
,香喷喷的油条。
这是一个卖油条老豆腐的小摊儿,老豆腐是山东名吃,和豆腐脑略有不同,汤汁浓厚百倍,味道鲜美,外地少见,但是山东人却是极少有不知道的,从古至今,多少山东人的早餐便是这个。四十来岁,面色黝黑的老板娘正在一边费力的把装着老豆腐,外面裹着棉被保温的大木桶搬过来,把各色调料摆好,两大摞白碗就放在一边。
这时候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的上客人了,两个衙役打扮,陪着腰刀的汉子一路打着哈欠走过来,那面目憨实,老农一般的老板赶紧迎了上去,笑道:“刘头儿,王头儿,下值了?”
衙门里的人,但凡是外面的人见到,甭管官儿大官儿小,总要称呼一个头字。虽说这阳信县衙门现在已经是形同虚设,但是官府的权威已经在人们心里根深蒂固,这两个相当于后世公安局正规编制的衙役还不是一个小老板惹得起的。
若是换在以前,这刘头儿王头儿少不得呼呼喝喝一番,说不得这顿饭大吃大喝一顿还不给钱。但是现在也都知道自个儿不行了,这些日子虽说还是挂着个衙役的名头儿,但是一天到晚没事儿干,只是坐在衙门口发呆,油水儿也没了,好处也没了,权势也没了,这威风自然也抖不起来了。
因此两人只是应了一声儿,那刘头儿招呼道:“老板,一碗老豆腐,五根儿油条。我俩都一样,碗里加个卤蛋。”
“诶,好嘞,这就来,您二位先满坐。”老板笑着应了,赶紧擦了擦桌子椅子请他们坐了,没一会儿,便是把油条老豆腐端了上了。那老豆腐加上了熬了一宿已经变白,极鲜极嫩极肥的大骨头汤,扑上了浓稠的麻酱,若是在时节上,还会加上青嫩嫩的碎韭菜叶子,里面还加上了剥开壳,切碎了的卤蛋。
两个人看了一宿的大门,也是饿的急了,狼吞虎咽吃的额头冒汗,稀里哗啦。
吃了个半饱,速度便放慢,话也多了起来。
刘头儿放下手里勺子,叹口气:“老王,这日子没法儿过了。”
老王心有戚戚焉,点头道:“这话说得,以前咱们多风光?县里乡下出个什么事儿,都是求着咱们过去,一个月总有十来趟外快好捞,三十两银子往上数都是说少了!更别提还有县上那些店面的孝敬,那日子过得!现在可好,天天戳在衙门里,跟个二傻子似的!”
他说着便是心里愤慨,一拍大腿,音量便拔高了一些:“奶奶个熊,咱们这差事都是传了多少辈子了,打永乐爷那时辰就传下来的,风光了百十年,现下倒好,也没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