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七章 巨盾大斧铁浮屠(1 / 6)
大明朝正德五十年,九月三十。
天刚破晓,河间府大营就已经是人声鼎沸。
随着一声声凄厉的号角声吹响,整个河间府大营都活了起来,无数个帐篷中走出了数以万计的军人,各个营头都是埋锅造饭,吃饱喝足之后,便开始收拾东西。将那些帐篷、器械,锅碗瓢盆之类的辎重收拾上大车。
辰时中,大军开拔。
数万将士在大地上形成了一道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铁流,一眼看去,只见刀枪如林,旌旗如雨。
最前面开路的,是全军都是骑兵的府军前卫两个千户所两千二百余人,之后是平山卫五千六百人,之后就是两千精锐亲军簇拥着的寿宁侯大帅中军。中军之后,是神武右卫,而护卫在侧翼的,则分别是沈阳中屯卫和大同中屯卫。至于武毅军,则因为全军上下一致认为的坚毅果敢,森严整齐,而被光荣的赋予了后军的任务。
各军之间,都保持着约有二百步左右的距离,在这广袤的华北大平原上铺陈开足有十数里方圆,大红色的明军胖袄,大红色的棉甲,大红的披风,汇聚成一片炙热的红,若是从高空看去,宛如一面红旗在地上缓缓流动。
张燕昌的军事才能,在这布阵之中便体现的淋漓尽致。
全军都是骑兵,善于披坚执锐,强冲硬突的府军前卫两千铁骑在前,遇到敌人阻击,可以一冲而过,将敌人冲的阵型凌乱,各自为战,而这时候,后面的大批步卒便可以冲杀上去,肆意杀戮!武毅军方阵极为整齐森严,已经被全军上下称为‘铁军’,用来坐这防守铁壁,保障全军安全的后军,自然也是再合适不过。
一个简简单单的‘物尽其用,熟悉手下特点’,就不知道是多少为帅者一辈子都学不到的。
斥候不知道放出去多少,最远的斥候据说都到了百里之外,行军路线,也尽是选的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能把人数优势发挥出来的地形。其小心谨慎之处,可见一斑。
整个前进的阵列,布置的是中正平和,毫无错处,而其可怕之处,也就在中正平和四个字上。
既有厚度,也保持了队列的顺畅,不至于造成自相残杀,进可攻,退可守,不怕突袭,不怕硬抗,这样的布置,整个就是一大块儿滚刀肉。张燕昌几十年老行伍的老辣之处,体现无疑,反正连子宁自认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心里也唯有佩服两个字而已。
利用这个机会,连子宁也在如饥似渴的学习着,学习着这些国朝大将的本事。他很有自知之明,自己的本事,强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