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9 / 12)
人自治领,英国本身的战略重点则转回欧洲。
英国政府虽然兼并了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可是却没能结束战争。战争还在继续,布尔军在农村进行广泛的游击战,迫使英军采取野蛮残酷的”三光“政策来反击。
战争越来越走到尽头,双方伤亡惨重。布尔人几乎全国成年男子都被动员当兵,土地缺少人手耕种,牲畜濒临绝种。英国则三易主帅,投入45万军队,伤亡近10万人,耗资2.23亿英镑。这种沉重代价使国内人民反战情绪高涨,世界舆论也强烈地抨击英国。年迈的维多利亚女王为战争日夜焦虑,忧心忡忡,加之国内政治斗争和丈夫过早逝世,女王最终于1901年1月病逝。
英国正是因为知道不能杀绝布尔人,不得不与其签订《弗里尼欣和约》,规定英国是布尔人的合法主权者,但承认布尔人的自由和财产,并拨款援助布尔人重整家园,设立自治政府。
布尔战争虽然以英国胜利而结束,然而,英国却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欧洲诸强几乎一致谴责英国在南非的政策,认为英国为了贪求黄金而欺凌两个布尔人小国。它们认为,英国在战胜布尔后所得到的巨大黄金利益,将使自己更处于劣势。于是,法俄德三国一度谋求联合,共同对抗英国。1900年,趁英国陷于战事无暇顾及之机,法俄两国绕开英国,偷偷地瓜分了在土耳其的势力范围。
对此,英国大为恐慌,急忙将太平洋上的萨摩亚群岛中的两个岛屿让给德国,又与当时尚不算超级大国的美国订约,给予美国在中美洲开凿使用运河的方便,接着,在1902年与日本签订了同盟协定。
英国试图通过这些行为,拉拢德美日,以抗衡法俄。然而,这一系列措施使英帝国被迫放弃外交传统中的”光辉孤立“政策和”大陆均衡“政策。
紧接着,出于无奈,英国与法国、俄国先后签订协议,成立”三国协约“军事集团,更深地卷入到欧洲政治漩涡中,把自己捆上了”协约国“的战车,为参与一战进而遭受巨大损失埋下伏笔。
布尔战争引起了大英帝国内部的巨大变化。高额的战争开支使英国无力再花巨大的代价来维持帝国体系,连一向热衷于帝国殖民事业的张伯伦也在战后感叹道”这是个负担“。
年开始,英国政府开始考虑通过关税改革,用关税特惠制维系帝国的团结。这种关税改革实际上提高了殖民地在帝国内的经济地位。同时,在布尔战争爆发后,澳大利亚等殖民地召开军事首脑会议,决定向南非派遣志愿军,使它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