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泉盖苏文(4 / 6)
旨。
”高句丽久不服王化,侍奉天朝阴奉阳违,且泉盖苏文在朝,弑君恶逆,大罪昭彰,如今更是无礼于大唐,有道是君辱臣死,尔既为大唐之臣,何不替朕雪此大恨!“
杜睿看了太宗的这道密旨,心中也是暗笑不已,看得出,这次高句丽脑残的做法,一招就爆了太宗的丹田,老爷子是真的怒了。
太宗的顾虑,杜睿也是心知肚明,对于这道密折中蕴含的意味,杜睿更是一目了然,无非就是十三个字一一将在外,君明有所不受,便宜行事!
既然太宗让他打,杜睿自然没有不打的道理,后世亚洲大陆之上的国界划分,老大中国的东北不伦不类的悬着这么一块东西,实在是有些碍眼,如今杜睿来了,自然也就没有后世朝鲜,韩国什么事儿了,思密达们想要乱认祖宗,杜睿干脆连祖坟都给他们刨了。
杜睿很清楚,高句丽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就是一根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纵观中国历史,除了跟草原上关系紧张的时代,余下的,高句丽就一直是中原皇朝的打击目标。
一直以来,在中原王朝统治者的眼里,高句丽、辽东就是苦寒之地,人烟稀少,直到后世满清的时候,那些政治犯还要被流放到东北的宁古塔。
大唐自创立以来,明面上保持了对高句丽的友好态度,高句丽也对大唐的强势崛起收起了爪牙。在高祖李渊当朝的时候,高句丽还将一些战俘归还了大唐。不过,大唐未必愿意领情便是,大唐一边谴责着隋炀帝的穷奢极欲,滥用民力,好大喜功,觉得他师出无名,仅仅是因为扩张国土的欲望而发动了这么一场又一场地缺乏正义的战争。一边保持着和隋朝一样的对高句丽的政策,毕竟,高句丽对中原王朝的压力实在是不小。
高句丽并不像后世人们相像的那么无害,或者说,高句丽不仅具备入侵中原的可能,它还较之突厥更多的具备着于占领之后统治中原的可能。当然,前提是,它能先解决与百济、新罗之间的问题。毕竟,朝鲜半岛上的三个国家之间虽说是呈鼎立之势,之间的纷争一向不曾间断过,高句丽的国力比起另两国来要强上一些,很有可能统一朝鲜半岛,到时候,就有了余力南下了!
前隋对高句丽的征讨,不仅仅是那官面上所说的高句丽阻止了新罗百济纳贡的道路,而是,高句丽的扩张,企图控制辽东地区以及那里的少数民族,如契丹,靺鞨,这已经挑动了前隋的敏感的神经,五胡乱华给中原带来的伤害太大了,中原不能容忍一个露出了獠牙,随时要扑过来要一口的邻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