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尽洗甲兵长不用(九)(6 / 7)
集镇外,出现了更多的河中装束的士兵,随着一声号响,他们开始攻击那些围困的武装人员,不多时,十几名带队的头目和首领,大都逃离不及被当场抓获,并吊死在道路旁的果树上。
……
随着大军逼近的消息传来,和新一轮自东向西的逃亡浪潮,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另一大重镇,布哈拉城中的一群人,重新陷入愁云惨淡中,其中也包括了前胡马特家族的成员,赛里斯人的到来,并没有能带给他们意想中足够的利益,相比唐人游刃有余而充满效率的治理方式,他们发现要想搜刮治下的臣民,付出的代价和努力变得更多了。
而相比在商业活动上获得某种补偿的城市贵族,受损最大的是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土地贵族,他们名下坐拥大片的良田和村庄,拥有自己的工坊和水利灌溉设施,以成千上万附庸人口的劳作,为他们提供和维持着相对奢侈而充裕的生活。
就算是阿拉伯人统治最残酷的时期,他们也能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并将这种负担一层层的转嫁下去以渡过难关,只要能交出足够的税额,就算是阿拉伯人也会尊重他们的传统。
赛里斯人的到来,又不一样了,虽然他们绝少干涉这些土地拥有者的领下事务,但是却通过移民建设和改造出,带有塞里斯特色的城区和村庄。
派出承担徭役的人口,见识了赛里斯人统治和生活方式之后,很多人不愿意再回到原本的领主麾下,而是留了下来,作为候补的归化人口。
此外,岭西行台,前后征募了数千名武士,带回来大量的战利品和奴隶,但是这些人往往因此脱离了本家管束,成为唐人扶持起来的一批新地产主。
特别是当地世代沿袭下来的奴隶和农奴,乃至贫民,开始自发性的大量逃亡到赛里斯人所建立的军事农庄,乞求成为附庸人口,而前往交涉不果之后,这种离心的驱使就更加的明显。
这些七七八八的理由,让那些利益受损的贵族们聚集在一起,以世系胡马特(藩王)的图格什哈达家族的成员为号召,以备战为由在领地内聚集武器和物资,训练奴仆和附庸。
因为这些图格什哈达家族的幸存者,在最初的欣喜和期待之后发现,新的宗主国和统治者并没有恢复他们王位或是宗主权的打算,而是将那位年幼的“胡马特”以收养为名单独分离出来,作为一个名义上的象征,以钦化王的头衔,高高的供养起来,作为外交和公众场合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碍于塞里斯驻军的存在,而暂时无所作为,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