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6 / 8)
“尾大不掉?,尾大不掉也比后力不济,丢掉这片拼死抢来的疆土,舍掉着着几十万好容易诱着骗着拐着逼着,才迁移安置下来的本国军民和归化人的好……”
“只要大唐常胜常捷,威势不损,败一场几场,失掉十几城数十城,又算什么……”
“只要架构完好,我们还可以从安西哪里拉上更多的人马杀回来……”
“在呼罗珊境内,我们只有五路兵马使和两镇防御使……都还没有满员。”
“从周边各省召回各路人马,需要更多的时间……”
“安西的后援一时半会是指望不上了……”
“可否从北方再征调一些藩部下来……”
“不行,白登叶护的回纥军更不能轻易动……他们要弹压当地的局势,还要攻略乌古斯各部”
“葛逻禄三姓和两种突骑施素有夙怨,任掉一部,都有莫大风险……若是稍稍示弱,只怕又是一个但罗斯故事”
“如果北边一路再出了乱子,断了我们和可萨国的联系,那才叫雪上加霜了……”
“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南边想些法子……”
“哦……你是说吐火罗各藩?”
“不是还有岭南路的人马在莫克兰山南……”
“可惜太远了……又有大山阻隔……”
“一来一去起码逾月的光景……”
……
我懒洋洋的谈在太阳椅上,疏勒镇的营田副使,正在目不斜视的向我汇报这些年,在岭西垦拓的成果,以及帐目支出的一些明细。他也是当年我外放出去的人员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已经坐到州镇一级高位的官员。
这批随郭析北上的派遣人员,由于学历和实务都不错,颇得郭析的任用,而在安西这个地方虽然战事频繁,但是也很容易找到立功机会,再加上在国内有后台,手上有扶持的资源,因此他们大多数升迁的比较迅速。
依托新设置的军城镇戍等驻军据点,开拓了一百六十七个屯营、围堡,大者数百近千顷,小者也有数十顷,大都广占良田山林河泊,并且都位于道路或者河流等交通要冲附近,与设置的粮院所、驿栈、燧台、集镇结合在一起,形成类似共生和相互呼应的格局,这些据点以交通线为纽带,又与那些新近降服归顺的藩属贵姓。各自领地田庄城寨交错在一起,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平衡和擎制。
因此在唐军的统治和管理下,以有限的人力直接经营的土地仅占很少一部分,却能以点带面,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