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十七日城与按军衔上(9 / 12)
中年轻一代的精英和骨干,虽然其中许多人还很年轻,品阶也很低,但是经过这一连串从关中到河西拢右再到青海吐蕃的大战,积累的功劳和经验,足以让他们在各自军队中拥有不错的根基和前景,所以在这休憩的闲暇,大声的感叹和议论起诸如回家结婚生孩子置办家业,乃至对未来的憧憬和安排,人生理想追求之类的话题来。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武学出身或是在籍的士官,或是各军选入武学进修再造的基层军士,随着青海克定,这些人的前程又广阔了许多,按照他们之中好事者的编排,他们的出路,可以给归结为两府三军五卫六翼九节,两府就是枢密院与总章参事府,三军就是北衙八军之中的左右龙武军再加上左神策军,五卫乃是南衙十六卫中的左右金吾卫、左武卫、右骁卫、左威卫,这三军五卫基本是左龙武军和左金吾卫,再加上铁拔军,拆分出来的主力。
然后六翼,是由河东道李正己的天平军的,云中道李宝臣的成德军,平卢道梁崇义的相卫军,高晖的泾原军,河北道魏博军田承嗣,再加上薛嵩安东讨击行营,管辖的守捉、平海诸军,构成的外围,这六路也是第一批接受并完成新军制改革的地方军镇。也就是从人员到装备,供给均按照新军制运作的,除了主将留用外,基本构成和龙武军的操条没有太大差别,所谓的样板部队。
九节就是长期与龙武军并肩或是协同作战中,因为接触的表现和贡献被挑选出来,给予重点扶持的特色部队,规模不等,有边军、有守捉军,也有蕃军,他们的将官多来自武学,或受过武学的再教育,日常接受战术指导和额外补给,如横山、断水军,又如南平府的松州军和云南军,河西三受降城的驻军。
此外还有不算在正规军编制的,隶属总章参事府名下的安东,南平、江陵、塞上四大训练营,楼关山和太白山两大工程训战营。现在又要再加上青唐这个地方。
我听得有趣,也不由自主加入他们的话题中去。然后在一大片光屁股从水里紧张或局促的站起来行礼下和围观的年轻部属中,说起我的故事或者说传奇“多年前,我还是哥舒元帅帐下的一小卒尔……”
我这段来历出身的谎话是越编越周密,越说越熟练,所谓谎言说上一千遍,也变成真理,更何况上至天子身边,下至部属都有一大帮有权有势的人,帮助我脑补和美化。
“而且还是那种被抓差来的,哥舒元帅是个啥模样,都没机会见到……”
“还来得及没上战场,就赶上潼关失陷,被一大败兵裹挟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