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消长(8 / 11)
怕是号称为王前驱的登比隆布,或是赞普铁壁的红牌近卫,也不免露出疲态。
“附近是强域蕃主卓连氏的土地……如果能顺利联系上的话,将会是一大助力啊……”
吐蕃内副相斯官则,对着队伍中最尊贵也是最年轻的一个人开口道本地的蕃主,卓连氏是上传七代的王臣家族,因为参与出兵平定弑杀老王的两大重臣的叛乱,才得到强域之类比邻王家的领地,更一跃成为强域众多就土封臣之首的蕃主。哪怕在马向权势最熏天的时期,也坚守着自己的本分和原则,可称得上抵角之臣了。
吐蕃虽然号称数千里大国,但是其实大部分国土都是气候环境恶劣的不毛之地或是无人区,吐蕃主要财赋人口的精华,也主要集中在高原西南部以罗些川为中心的广大地域,按照前后左右分为五翼,又称伍茹,‘卫茹‘因处于整个吐蕃疆域之中央,故称‘卫‘(中。)
五大茹按照方位,即卫茹(中翼)、夭茹(左翼)、叶茹(右翼)、茹拉(分支茹)和苏毗茹(孙波茹。)‘苏毗茹‘,是以苏毗部落为基础整编的军队单位。也是前翼和屏障。‘茹‘是吐蕃军队编制最大的单位。
介于五茹和六十一东岱之间,又有十八域藩臣,每域由若干大小封臣构成,众首领拥有各自辖区内的权力。茹、区、东岱,其规模大抵近似与唐地道、州府、县。五茹六十一东岱与其说是行政编制,不如说是军事色彩浓重的战备屯守编制,十八域的王臣、藩属,才是吐蕃治理百姓真正意义上的统治结构。
这十八个地方势力虽然也属于‘五大茹‘的范围。但其是赞普和众臣等诸君分割一方的十八个行政单位。众首领拥有各自辖区内大小不等的权力,故称域界。因此它实际上是吐蕃时期的一级行政区域,它低于‘五大茹‘而高于众多“东岱”。
其中卫茹的乃钦、雪钦两个大“域”,是直属于赞普和众大臣的直辖区,仅因他们的王宫和城堡等在那里,所以也就称为‘势力范围‘,其后的十六个行政区属于各地方使臣的势力范围。在十八个势力范围中,除前两个外的其余十六个行政区划,相当于唐王朝的‘州‘级行政区划。
每一域,都是众多大小封臣领地构成的,多者数十家,少者十数家,按照吐蕃法度,所有的土地都属于赞普所有,这些宗贵封臣不过是世袭的管理者。按照土地的大小、人口的多寡,出产的多少,承当贡赋和兵役,并在需要的时候响应赞普的号召,亲自带兵为国家作战。
相对一路兵荒马乱,王室的领地内宁静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