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余漾、再起(8 / 9)
一路的总将军主,他必须承担起将这数万吐蕃精锐在唐人的腹地丧亡殆尽的责任,因此能否或着回去,已经不重要了,但是少王还需要人辅佐,吐蕃需要复兴的机会。
吐蕃人的主力在河西的败局已经无可挽回,差别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但是吐蕃还有军队,首先是几乎被遗忘的南路军队,攻略松州受挫,又与唐人和附藩大战数场后,当雄氏为首的部族就以损失太重,坚决要求修整,主持的象雄万户也无法强令他们,因此反而是眼下吐蕃存留兵力最多的一路,至少还有六万人马规模。
不过他们距离太远了,有些鞭长莫及,得到消息再撤军来接应,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然后是以鄯州为活动据点的北路军,这一路人马才是吐蕃在西北最后的希望,虽然在战斗中损失不小,但是建制还相对完整,也是西北路战力的一路吐蕃军,原本是用来防备来自安西北庭的援军,并伺机进取之的预备队,至少有两茹三个万户的番号,和十几个小千户的附族。
但是这一路的主将,与马向的关系更加亲密一些,然后是大非川以东到积石山以西之间的广大草原上,吐蕃还有一定数量的军队,主要是前期和中期作战损耗太大,而退下来修整的吐蕃军队,大概也有六、七万人,主要是那些作为前锋和掠敌的众多藩部,悉补野本部氏族和四大内族的军队比例很小,而且主要集中在伏远城的大本营中……
然后是那只从河州大战中脱逃出来后,就不知所踪的内四族苏毗联军,他们至少有两只完整的牦牛部,还有一干吐谷浑青海部的军队,这些人虽然有脱逃之嫌,但作为一只足够分量的武装,有机会还是要收归所用的。
吐蕃和唐人的战场之间,还分布着大片正在扩散的疫区,因为谁也顾不上这些东西了……这是不幸中的万幸,阻碍唐人的追击,有了这个缓冲,让他可以尝试着四散在河西的吐蕃残余军队,尽可能的重新聚集起来起来。
经此一战,执政马向的威信和德望几乎丧尽,能够重新号召那些忍心惶惶的宗贵,只有少年赞普了。
吐蕃这次输掉的数代先王话费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库藏和武装,还有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战略优势,但是只要能带着军队退回高原,确保国内的根本不出乱子,吐蕃就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和机会。毕竟这场战争,唐人也不见得好过。
但他这一路看到的只有被烧毁的城垒和废弃的聚落,原本迁置的吐蕃附族和百姓,早就不见了踪影。
……
“陇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