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变化、愧疚(6 / 8)
子少师韦见素身前,他已经将秉执宰相的“中书门下之印”封还朝廷。
按照本朝体制,
在政事堂(中书门下)办公的数位宰相中,设秉笔宰相一名,谓之“执政笔”,在处理中书门下日常事务方面具有相当的职权。因此秉笔宰相,又称执领宰相,专任宰相,他往往有权提议奉还皇帝的诏书,或是驳回臣下的奏事。
唐前期为专人,专权长达十九年的李林甫就是其中的反面典型,自肃宗以后改为轮代,以防秉笔宰相借执政事笔之权,独揽大权之弊。
而在中书令、侍中大纳言之外,另有“诸司官知政事者,至日午后乃还本司视事”,这就是所谓的兼职宰相,或者称之为轮值宰相,也是政事堂的主要首脑;另有省部寺监的主官,特质恩见“参知政事”“参豫朝政”,也可以列席政事堂正常的办公会议,作为这位三朝老人慰留和嘉赏,很可能在三孤三公的系列中,再加上一个台阶,作为文成武就最高级别的存在,所谓训导之臣阴阳辅弼太师为文臣之最,太保为武臣之极,而太傅为帝师之首,本朝三孤三公之位空悬已久,除了开国的贞观年间,基本没有人能活着享受这个恩荣了。
此外,
作为权衡和政治延续,韦见素的长子,御史大夫韦谔,也如愿以偿的加上了参知政事的头衔,可以从宪台首脑之外,再被人称上一声宰辅。
卸下了这个职务,他反而如轻松了许多,这些天在家含饴弄孙,变得多些精神气起来,只是作为老人的弊病,时不时的犯困和嗜睡,应此能够让他会客的对象,屈指可数。
“联姻……是楚国公主家的倡议吧……”
韦见素难得笑了起来
“独孤家号称本朝第一后妃世袭,号称勋贵之母,也是维系代北贵族这个氏族群体的重要纽带,虽然自本朝以来没有显赫的官身,但却通过姻亲的关系,在朝野内外维持着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是皇家笼络和优待的对象,尚公主或被聘为亲王、郡王大妇的也不在少数。”
“现在山东氏族被打压下去,为了平衡朝局,天子恐怕会从新扶持代北勋族,避免朝中势力出现空白,不然就算那位大人一心经营军中,手下人也会不甘寂寞的……”
“联姻之说,不过是由独孤家先出头试探一番……”
“毕竟自天后专政年间,贞观年传来的勋贵给杀的七零八落,连带这些代北旧族元气大伤,因此这些年退居幕后,经营扶持自己的门人子弟,做一个体面的勋贵,都成了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