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日照香炉生紫烟(7 / 9)
恩的同时,也要有很多人以为年龄的原因主动请退,识相让出位置来,好让自己的子女荫官。这一退一进,朝中的格局又有一番大变化。
这就是在王道大义名分下,一纸诏书,四两拨千斤的阳谋。
就听见通传,
李夫人宗氏,我发愣了一下,我该认识这号人么,才想起来,原来是李酒鬼的夫人,前前朝宰相宗楚客的孙女。
不过作为朋友和文坛、游侠儿等领域的大家,这位是当之无愧,作为作为同僚或是手下,虽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甚至让人头痛,但以他重义的性子,总体还是利大于弊的,但是作为丈夫和一家之主,就未免太不合格了,李酒鬼是个不甘平淡寂寞的人,成家后并没有在家里待太久,就以游历会友为名整天在外面厮混,整年正月的不回家,几乎是把家当做客栈,以至于李酒鬼的这位夫人太没有存在感了,照顾他前妻留下的一双儿女长大成家,这么些年无怨无悔的,还要经营家产,以提供李酒鬼在外酬酢的用度花销。
名士是什么,名士是用钱和优裕的生活堆出来的闲人,杜甫要是有他西域富商传下来从小就衣食无忧的家境,或是有他先后两家宰相小姐带着大笔嫁妆倒贴,皇帝的妹妹玉真公主的亲自举荐,饮中八仙等一干好友替他造势,以至于皇帝闻名破格辟招之类的际遇,也不用整天在诗文里悲苦民生了,为不得志的天下寒士长吁短叹的。
李酒鬼的前半生,完全可以作为大多数YY小说的模板。
这两个同时代的大家,惺惺惜惺惺却走上截然不同地道路,显然不是偶然。环境决定性格,性格又决定命运。
前些年好容易在家里安分了几年,又头脑发热跑去投永王,结果永王成茶几后,他差点也受了牵连,好在历史在这里除了偏差,李酒鬼同志经过这些年的挫折和考验,还是接受了我的好意,重新转正为朝廷的在编公务员。
领个观风宣抚大使的头衔和大把大把赞助的资金,骗了一大帮热血冒险的年轻人,跑去西域牵头执行我的汉道昌计划了,说是文化推介,宣威地方,观察民风,什么的,捎带还有点衣锦还乡的味道,当然也偶尔也不介意效法班超、班固的做法。
作为这次汉道昌计划的始作俑者,我自然要照顾他的家小,不过这位宗氏也是个硬气的女人,几乎没有要求过什么。这次突兀的跑来,我不方便见她,是又初晴接待的。
说话间早饭也上来了,花菇鱼头堡,三丝鱼生,红油鳔烧豆腐,都是属于时令风味的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