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遭遇、民风(8 / 9)
或是代表一定的利益诉求,古人都不是傻瓜,欺骗和暴力手段只是一时的效果。至于那些YY小说中几句话忽悠的那些家大业大的古人,倒头就拜恨不得奉上女儿和子弟无条件支持的,我怎么就从来撞见过这种好事呢……
至少龙武军这个团体,现在除了少数国家政权顶层,已经不用特别需要看别人的脸色,可以在相对自主的情况下作一些事情,这也是这个体系吸引人的一个方面,在战场发挥自己的才能,不用在意别人想法,或是顾虑后方的事情。
天下平定后,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典范,他们也是代表中央朝廷统治和影响力的延伸,插在地方乡党势力中的钉子,对地方的社会格局进行长期渗透掺沙子,要知道修路挖渠,围圩造田改造环境之类,组织大规模的人力投入的劳动生产,除了效率有限的传统官府,就只有那些世代经营积累殷厚的宗族大姓,才有能力进行,但是作为传统势力,他们并没有足够的立场和眼光,消耗自己的资源和人力,去做一些没有直接好处,或是长期才能见效的项目。在乡里有限的铺路造桥,赈济乡人,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
而教育在古代同样也是一种稀缺的资源,有知识的人总是容易得到普通百姓的尊敬和敬畏,哪怕是粗识常用数百字的人,随着军屯庄的俄规模和影响扩大,对地方的移风易俗,也有很大的加成作用。
毕竟除了有实力的大宗族,还没有多少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完成最基层的教育。
虽然这个争夺舆论和思想的过程,将会是一个长期而反复的过程,究竟是被传统的惯性和光同尘,或是潜移默化改变传统还不好说,但起码也就开了个好头。
午后我们被邀请参加了一次地方活动。从某些方面来说,河洛地区是一个居住人口流动性较大的地区,素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由于河洛水系众多,而这一带乡里多畔水而居,自古有初六要开冰取鱼,讨头彩的活动,因此正好让我们赶上了,十数名壮汉,用大铁锥凿开的冰面上,很快象沸腾的滚水一样翻腾起来,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冬鱼,随着拖出的刺网,弹跳在冰面上,迅速冻成一条硬挺挺的鱼棍儿。
当场活切的冻鱼生,纹理透明,沾上盐粉或是葱白,下肚鲜美嫩滑,可惜小东西看着很美味就是不敢吃,又用香草奶酪在石片上煎了一道黄金鱼片,也吃的赞不绝口。
不过,不管走到哪里,显然都有煞风景的人。
“国子祭酒颜公知求见……”
能让身为京学三首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