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明修栈道与暗渡陈仓 (1)(15 / 23)
词祈雨时晕倒了……”
“什么……”
我摇摇头皇帝真不是个好当的职业,迷信也有迷信的坏处啊,有点天灾人祸,就得下罪己诏活找个替罪羊出来。
“因为……关中已经连晴明了半个月,好些河流支系已经出现断流,眼见是大旱的迹象……”
杜佑旋又解释道
“不过岑司马他们,已经到各地军屯庄去巡查,主持备荒抗旱的事宜……”
“情形如何……”
“各庄屯点都是依水而立的,沟渠水利还算完备,还打了井,种的也多是耐旱的种,所以影响不是很明显……”
“不过民间的情形有些不好……好些村落,为了争水发生了大规模的械斗,当地官府弹压不住,已经死了好些人了……”
“朝中已经有些不好的传闻了……”
“民间也有传闻,说本军到处探矿建场,破坏了地脉,而招致的灾祸……”
我有些烦恼的捏捏额头,这就是愚昧和迷信的力量啊。
事实上,龙武军这些年,依靠河流水力而建立的工场,常常因为拦河为坝,抬高圩围等需要,以破坏风水,影响河漕洪患之类的理由,与地方的农业生产发生矛盾,这可以说是新事物和传统文化的冲突,也可以说是传统农业社会和工场经济的资源冲突。只是因为军队的背景,被压制了声音。
这种矛盾在剑南就多次爆发过,只是经过了反复的拉锯和妥协,用官方和阴司的手段,踢掉一批冥顽不灵的绊脚石,最终才在利益上完成磨合的。
而关中由于战后人口分布和回复稀薄,还不是特别明显,但云阳军屯的骚乱,或许可以看作这种背景下的一种影射。
“给我传崔光远……”
我想想叫到他的名字
“崔长史告假去了金城县。”
“他去那里做什么……”
“据说是前万年尉,现任城管总务长花惊定,酗酒落井溺死了……崔长史去主持身后事”
“还是真是多事之秋啊……”
我摆摆手。
“算了,暂时放下来,先参照军中的级别,适当给予抚恤把……有什么亲族儿女的,可以考虑安排一份出路,工场、城管、还是附学,三选一吧。”
……
与此同时。
聚集在成天门前的省部官员,象无头蚂蚁一样的晃荡成三五成群的小团体,窃窃私语的交换着消息。虽然他们都是一些替人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