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始动(5 / 7)
应该可以还债赎田吧。”
“这样也好……起码有军方的往来,那些乡里债户也不敢凌逼过甚的,要知道北军中人是出名的护短……”
“这次举后留京的人,貌似不少啊,前些日子我还看见,紊明他们也在找合适邸所……”
“我也知道啊,他们这些新选的备身,打算拿月钱和同乡一起凑分子合租一个院子……应该已经找到房子了吧。”
“你进了番文馆这么不说,这些同年中,就属你职俸拿的最多了,竟然不声不响的躲在一旁不肯出声……”
“惭愧啊,我历学经史书律没一样所成的,最后还是靠了家里与番人馆舶打交道的干系,才谋了这个差事,实在上不得台面啊……”
“听说这一榜的同进,也有好些要留京的……”
“不是吧,同进虽然要就乡留道,但是各地学政司新立,倚仗还是不少的,谋个安稳的前程还是不错的……就算数年后打算复举,也是有援应的根基啊”
“人家不想就道,当然有更好的选择……”
“惟然他们虽然是公卿子,但不是正出,又不能袭家业,同辈的兄弟多,入武学也不失为正途,起码不再仰仗家里,将来能放个随营见习参事什么的,有门荫在,军中这条路子也好走一些……许多公家子弟都走了这条路子,参加科举,只是应应场面而已”
“听说这次大比后中外各军,都有暗中收人啊……”
“象子柏兄这样精通文义,又擅长技击的人,军中最是喜欢了吧……”
“人家首选的要求是会经营,其次是通文墨,然后才是剑击这些技艺……”
“其实我也打算去安东,不过是另一条路子,有家里门故的推荐而已……”
“随着天下鼎定,入幕后能够有机会建工的所在也越来越少,不去安东这些地方,又怎么马上博取功名……”
“据说北军在西北不是也要人么,一去就给安家费,和管家人食宿啊……”
“问题人家只要贫寒出身的学子,但凡公家出身的一概不要……”
“启年他们只怕要名闻天下了,竟然敢不顾录取的前程,参加公车上书,还纠举枢密院舞弊事……”
“他们啊,怕背后也有人啊,不然一介文生,哪来的手段收集那些秘要……”
“他们现在也不好过把,风头出了过甚,名气是有了,但是仕途却完了,所谓物伤其类啊,有那个部司愿意要这样愣头青的同僚啊……估摸这要在翰林诸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