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倭国往事卷烟云(8 / 9)
战。
一批满载货物的走私船在大崎岛的水路中,被太宰府的巡海兵尉发现,然后这些走私者仗着精锐的装备,强横的将兵尉所上百名穿甲带刀的兵头,斩杀殆尽,凿船弃尸,尸体顺海流一直飘到大隅的博多津港才被发现。
据说倭国的对外往来事务,因为地理和航线的干系,一直把持在位于九州的太宰府手中,往来航线上,也主要是近水楼台的新罗人和百济人,太宰府既有财,又有兵,也成为倭国的动乱之源,二十一年前的太宰少贰藤原广嗣之乱,后来的葛城王之乱,都与太宰府有关,几乎席卷了半个倭国。
但因为近年唐船另辟他线,太宰府的收入大位缩水,再加上新罗人的贸易,受到登州唐人商团的挤压,逐渐失去了传统的优势和重要性。
因此,整建制的官军遇匪覆灭事件,在管领九州九郡国的太宰府引起了震动,一遍疾书朝廷,一边从坊津港大举出兵前往搜捕,这伙胆大妄为的“海匪”。
为防范从虾夷、九州、四国等外岛愈演愈烈,蔓延本州沿海肆虐劫掠人口的“海匪”风潮。
天平宝字八年二月二日,淳仁天皇任命押胜为都督四畿内、三关、近江、丹波、播磨国兵事使,并令以上十国每国征召20人用以训练。押胜秘密通过亲信下达了每国征集600人的动员令,以军事演习为名训练士兵准备起事,配备购置的二月十一日,大外记高丘比良麻吕因惧祸延己身而将押胜试图谋反之事向孝谦上皇密奏,孝谦上皇立即派山村王到中宫院收回淳仁天皇的驿铃及天皇御玺。闻知此事的押胜派第三子训儒麻吕袭击山村王,想要夺回驿铃和天皇御玺,但被孝谦上皇所遣的授刀少尉坂上苅田麻吕及将曹牡鹿岛足射杀。
内乱终于全面爆发。
随着海贸的兴盛,现在平城京里有了一些唐人背景或者冒充唐人背景的产业。所以消息传出来的时候,孝谦天皇派的军队,由授刀少尉坂上苅田村麻吕统帅,与押胜太政派中卫将监矢田部老的部队,已经在平城京内全面开战了,打的如火如荼。
惠美押胜一方则是以五卫府为主的其他京都警护部队为主力,孝谦上皇一方的主力是拱卫内里的“授刀卫”
虽然大量地方贵族和官吏,包括藤原式家、北家在内都倒向寺院派,但显然作为执政南家的太宰,准备更加充分,应对的手段也更多。事先他已经任命自己的儿子真先、久须麻吕、朝狩担任参议,女婿藤原御盾担任中卫府要职,又使其子萨雄出任右兵卫卿,第七子辛加知出任越前守,第八子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