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倭国往事卷烟云(6 / 9)
平民阶层,很块变成无地可授的窘况,而大量土地还掌握在由奴隶主转变身份过来的大小豪强和宗贵身上,象王室前身就是最大的奴隶主,社会矛盾依旧尖锐。
随着唐制改革的深入,也与传统贵族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他推行效法唐朝中央集权的官制和税赋,严重损害新兴庄园制经济的实际受益者―大大小小的贵族的利益,虽然他以强力手段,铁腕镇压各地所受到的抵制,但也把大量拥有田土庄园的公卿贵族倒向了反面。
前些年,失势的葛城王橘诸兄之子橘奈良麻吕联合一众对仲麻吕不满的皇族和大伴氏、佐伯氏等贵族,借营造佛像和寺院导致国力疲敝、民怨沸腾之机,策划谋反,试图在田村宫暗杀藤原仲麻吕,废除大炊王的储君之位,以藤原仲麻吕的兄长——右大臣藤原丰成为中心号令天下,逼孝谦天皇退位。
结果这种逆潮流的反击,很快就被山背王及中卫府舍人上道斐太都,向孝谦天皇及仲麻吕秘密告发,随即迅速被镇压下去,包括橘奈良麻吕、黄文王在内的首谋数人被处死,其余400多人皆被流放。
但是,
随着出身藤原家的光明子皇太后的驾崩,藤原仲麻吕,与孝谦太上皇的关系也开始发生变化。
光明太后死后第二年,孝谦上皇由于平城京内里(天皇居所)需要进行整修,行幸至近江的保良宫患病居留,折时一个俊美的僧人道镜开始出现在她身边,道镜是内道长的禅师,有佛门治疗的秘法,孝谦上皇生病时,就由他在病床前看护,当然,这一看护,就身体力行的看护到床上去,成为自遣唐学问僧玄舫之后,女王的第二个新欢。
弓削道镜此人,生于河内国若江郡的豪门弓削氏。从年轻时开始学习佛典,精通梵文,在葛城山闭门接受严格的修行,在奈良六宗的佛门教团中,也是很有号召力的年轻一代。再加上出身不低,是个有知识有教养的学者,智力体力兼备,很块就吸引并得到了女天皇的宠爱。
不过在倭国,国主与僧人私通也不算什么,倭国的僧人代表的是,传统贵族之外的知识阶层,在世俗也很有权势和威望,许多日本年轻贵族出家称为一种风尚,比如大唐的秘书少监安倍仲麻吕,相比那些喜欢玩兄妹父女相奸,以乱伦保持“万世一系”皇统纯正的日本先王们,孝谦女皇的生活就实在太清心寡欲了。
就象大陆上更早一个版本正宗天皇的女皇故事,历史重演一样,得到称心如意的新面首,而不吝大肆恩加权赏的女主,为他营造寺院大比良寺为别管行宫,又为他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