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被推和丑闻(4 / 6)
奴隶,或者向官府降服以定期的劳役,获得居留和交易权的所谓归化部落,残余的土人逐渐退缩到岛内的深山中。
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一些沿海靠近河口的,开始象正常的城邑一样建立起户、里、乡、县的邑司政权来。各种倭国、新罗、安东、南海来源的移民,慢慢的填充满各个据点城寨市邑中的空白,建立起一个个农庄聚落来。军管的色彩还是很浓重,一些庄子的主人,就是在战争中孑然一身,自愿接受退伍安置的老兵。
但随着浙西民变的爆发,情况再次发生变化,几乎每个月都有大量被官军击败的俘虏,源源不绝的被送上岛来,甚至有一些是为了冒功被掳来的良民,以交换各种就近出产的稻米、瓜果、布匹等物资。
在利益的驱使下,从天平之乱开始到结束,光是平叛的河南、淮西两支部队,就先后俘获的大概有十几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在迁徙到海边之前就因为缺衣少食而死掉,还有一部分到了海上才支撑不住死掉,剩下到了夷州,又有相当部分因为不能适应环境、水土不服等因素病倒甚至死亡,最后活下来的主要是身体素质稍微好一些的青壮。
但是短时暴增的人口,也大量冲击到现有的管理体系。巨大就食和管理的压力,让夷州邑司几乎应接不暇。这些新移民也不见得都是善男信女或者是无害的乖宝宝。
结果,对于后来这些上岛的不安定因素,除了那些有技艺的人被留在城邑内,其他人都采取一种残酷的放任开荒,只发给基本的生产工具和几天份的口粮,把他们驱赶到岛内去,与那些土着争夺生存空间。
大片的林木被砍伐,无数的野兽被猎杀一空,一个个临时的居民点在那些土着山寨的废墟上建立起来,还好岛上大部分季节都气候温宜,雨水充足,动植物丰富,只要坚持过最初的阶段,都能存活下来。有他们作为缓冲,岛内的残余土着,也很难对沿海的居民点造成骚扰。一切似乎都很理想,除了其中损耗掉的人口。
后来被流放到岛上的叛军将士,也如法炮制,没想到这一放就放出问题了。仅仅用了半年,那些被流放的前叛军军将,和更早一步被发配到岛上的浙西乱民,在岛内因为某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发动暴乱,诱出城邑里的守军后,乘机包围了城邑,夺取了港口想夺船回到大陆。
可惜季节不对,港口中的船只很有限,闻讯早拔锚出海,更缺乏懂得操船的人,这些临时组合起来暴动的人,却因为争夺有限的那十几条中小海船只上的空位,而自相残杀起来,许多人因为争抢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