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明朝第一国师 > 第212章 控制舆论的学问

第212章 控制舆论的学问(3 / 4)

“修史和写小说,是集体讨论,分别进行的,我称之为双开……”

朝议结束后,刘同寿就一直没出宫,他要跟黄锦,应该说是胖子背后的嘉靖皇帝解释清楚才行。需要解释的内容很多,包括写书本身,书中内容和思想,还有接下来的舆论战的策略,缺一不可。

写书的进度之所以会这么快,人手多只是一方面,关键还是刘同寿的调度方法很有效。首先,他确定了主题思想,和故事的大框架,然后召集众人参与情节或者设定的讨论,韩应龙和孙升负责后商书,吴承恩负责封神演义。

有了细致的提纲,写起来的速度自然飞快。

而写作的过程中,助手们也没闲着。一部分人参与直接撰写,那些描述场景,或是人物外型,乃至战争打斗的文字,都由助手完成,主笔只负责推进剧情;另一部分人则进行校对和排版。总而言之,就是进行了标准化的分工合作。

在这个时代,工业都还处于小作坊的状态下,只有江南沿海地带,才存有少数进行明确分工的轻工业。在文学领域中,进行分工合作,这理念超前的可不止几百年,除了刘同寿,自然没人想得到。

而舆论方面,封神演义和后商书结合的效果,当然也是相当了得,具体可以参考后世的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演义脱胎于史书,然后又带动了后者的人气,相辅相成,远非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至于持续性,刘同寿也嘱咐黄锦不必担心,这一次跟吴承恩自己搞出来的异人传可不一样,史书和演义,都是连载的。

只要故事精彩,情节连贯,那么连载的书,人气都比整本推出的高,因为悬念始终存在,读者的期待感一直很强。

此外,连载还有一个好处,原本普通民众对正史都不怎么感兴趣,只会人云亦云的跟着士林的指挥棒转。

但这次就不会了,因为演义很有趣,跟后商书同时连载,进度又不尽相同,在强烈的期待感的驱使下,他们会很主动的参与后商书的相关讨论,试着从史书中,推测演义的后续情节。

有句话说: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与此同时,政治家们又有个观点,那就是民众是愚昧无知,可以随便愚弄的。实际上,这两个观点并不矛盾,对待陌生事物,民众就是愚昧的,因为他们不关心,自然谈不上什么智慧。

不过,如果每个人都全情投入,认真思考,那情况就不一样了。想愚弄这样的民众,那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和后世的统计局,试图告诉国人,物价波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