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实地改革(三)(1 / 4)
自从那夜之后,曹信就再也没有去过曹昂的府邸,这件事情也慢慢变得不了了之起来。
而渐渐的,如今这兖、豫两州,已经再也没有了什么淮南侯,只是多出了一个三军大都督,那便是曹信。
大都督的职位在汉末不是很陌生,历史上最有名的大都督,莫过于周瑜和司马懿,如今曹信的手中还有学院与军机处的事情要忙,而军机处的设立,也让曹信的这个大都督变得更加顺理成章了些。
时间,不知不觉间又过了足足九个月。
这九个月的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俨然已经快到了建安四年,如今曹信都快24岁了。
在这期间,兖州学院与豫州学院已经建立,并且开始了第一期的入学仪式,倒是比预想的还要好的是,第一期学子入学的人数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七千多人,这在这个时代是不可想象的,这也让原本动工的学府不得不从城内移动到城外,在许昌附近的一个山上建立起来,命名为帝都学院。
另一所学院则是叫莫道学院,毫无疑问是取自曹信的那个兵书的名字。
学院第一期学院,按年龄分,从十八岁到二十二岁为甲子生,这一类学子因入学年龄已经算不小,故此只学一门课程,那就是武术,学如何上阵杀敌。
这里还要说一下,帝都学院与莫道学院都是统一的教学,这也是从曹信的莫道兵书中实践的,课程开天辟地的分为数学、地理、武术、鬼谷子、战术、管理军队、商业、农业,而其次才是经学典籍学问之类,这显然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教育方法,这在汉末这种以儒家为尊,不耻于奇技淫巧学问的人来说,的确是有些疯狂。
不过这些学子都是平民百姓,而且他们的观念又是干净的,没有被迂腐的士人哲学所影响,故此也不会理会这些,相反,他们对于数学、地理这些古怪的学问也颇为的好奇。
曹信的莫道兵书共分为四策,除了其中一策是讲兵法之外,其他的都是这些后世流传的学问。
学院共分为四个年龄层,从甲乙丙丁而分,正如之前所说,十八岁到二十二岁之间是年龄最大的,也是学的最少的,因为他们的知识已经定型,吸收能力不是很强,故此只学武术一门。
学院之中的老师都是大都督曹信手下最得力的住手,比方说射箭、骑术的教习是周鲂,射箭和骑术也都算在武术的大课程之内算是一门小课程,周鲂主要就是负责大龄甲子生的日常训练,等到他们四年毕业之后,优等生就可以在个军营乃至军机处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