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虎皮,宣传(3 / 4)
故宫对比起来,由于先天条件的限制,难免有几分不足。
当然,也仅是外观不足而已,但是其中的内涵,却不好分出上下来了。因为在台北故宫之中,可是珍藏了许多稀世之宝。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都是原来北平故宫、沈阳故宫、热河行宫等地方的馆藏。
由于历史原因,这些珍藏转移到台北来了,再加上台北故宫建成之后,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捐赠,全部馆藏已经达到六十余万件。物品之丰富、珍稀,足够让文物爱好者垂涎。
王观也差不多,京城的故宫逛多了,但是台北的故宫却是第一次来。在来到地方之后,他也不急着谈正事,而是请求先安排参观浏览。
对于这个合情合理的请求,崔馆长自然是欣然答应,然后亲自出马充当讲解员,为王观介绍台北故宫的来历。始建于一九六二年,直到一九六五年才落成。典型的中国宫殿式建筑,共四层,白墙绿瓦,十分美观。
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分为四层,正院呈梅花形,第一层是办公室、图书馆、演讲厅;第二层是展览书画、铜器、瓷器;第三层陈列玉器、法器、雕刻及图书、文献、碑帖、织绣等;第四层为各种专题特展。
匆匆掠过第一层,在上了第二层之后,才算是开始正式的观赏之旅。
闻名海内外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奇石东坡肉,西周青铜器毛公鼎及散氏盘,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怀素的自叙帖,苏东坡的寒食帖……
抛开这些让人耳熟能详,属于稀世珍宝的文物不提,另外最多的恐怕就是善本古籍了,将近有二十万册。当然,最丰富的却是明清档案文献资料,其中有清朝历代皇帝的批奏折、军机处档案、清史馆档、实录、起居注等。
那些资料,都是当年清宫遗留下来的档案。在辛亥之后,由于清帝是被迫下诏退位的,而且由于北洋军阀的关系,予以了一定的优待,所以清宫档案却是没有毁于战火之中。
能够兵不刃血,还算是比较平和的结束了帝制,在现在的眼光来看,确实比较值得赞赏。至少各种文献资料得以遗留下来,对于研究文化的学者来说,就是极大的功绩。
另外也要说句题外话,与京城的故宫相比,台北故宫的周边文化产品做得很好,而且非常懂得运营。比如说前不久,借着清宫戏的热潮,趁机推出了康熙、雍正等皇帝的御笔指示,也算是火了一把。
这种商业运营的事情,台北故宫无疑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