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供起来吧(3 / 4)
“具体怎么读,我也不太清楚,但是知道其中的含义。”钱老的声音传了过来:“据说是二十四节气的象征。”
“不是吧?”俞飞白错愕道:“一个字就代表一个节气?”
“这有什么奇怪的。”
王观在旁边笑道:“毕竟那是古代的是文言文,不是现代的大白话。文言文讲究所谓的微言大义,每个字包含许多层意思。好比一个日字,本意是指太阳而已,但是还有白昼呀、中午呀、节日呀、光阴呀等等含义。”
“王观说得对。”钱老笑道:“而且每个文字在演化的过程之中,也会出现变化的。到了每个特定的时期,才会规定下来。所以才会有篆书、隶书、楷书的区分。而在演化的时候,也有许多文字意思重复,大家只用一个作为标准,其他不用的就成了所谓的异体字。”
大家连连点头,明白钱老的意思,或许镜背上的二十四个文字,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与此同时,俞飞白好奇道:“钱老,你以前听说过这面镜子吧。我还没说完呢,你就知道镜子是什么模样了。”
“这面镜子,在隋末唐初的一篇小说《古镜记》之中有记载,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传说,没有料到居然会有实物。”钱老沉吟道:“小说提到,黄帝当年铸过十五面镜子,而其中第八面宝镜的形状,就是你刚才描述的模样。”
“黄帝?”俞飞白惊诧道:“炎帝黄帝的黄帝?”
“小说嘛,有些虚构十分正常。”
高德全笑道:“以讹传讹,再道听途说,肯定会出现一些偏差。我觉得所谓的黄帝,可能是皇帝。应该是西汉的某个皇帝,下令铸造了这面镜子。毕竟按照史料的记载,透光镜的技术是在西汉中晚期才出现的。”
“阿德说的没错。”钱老赞同道:“镜子肯定是汉镜,而且根据古镜记的内容记述,用手轻轻敲打镜子的话,就能听到十分清脆悠扬的声音,而且余音会持续好久。”
“王观,我能不能试试。”俞飞白征求意见。
“没问题。”王观爽快点头。尽管琉璃有些脆,但是只要不用力砸,没那么容易碎裂的。何况镜体又是青铜材料,十分的坚固,单纯用手肯定敲不烂。
“叮……”
就在这时,俞飞白伸手轻弹镜背,只听清脆的声音徐徐飘散,余音袅袅,竟然真的持续了一两分钟才完全消失。要知道这可是镜子,而不是钟罄。
“真是这样。”俞飞白惊叹道:“怎么会有这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