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情敌?(2 / 3)
孙策开口对旁边的周瑜问道。
周瑜摇了摇头,
“不好说,不过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们太过于顺利的话,袁术是绝对不可能把庐江交给我们的。”周瑜说道。
“哎,这个袁公路,疑心太重啊。”孙策感叹道。
就好像当初一样,一定要孙策假装被人打到全灭,假装才华有限,假装他孙策本人不过如此,这才让袁术真正放心把兵交给孙策。
当然,不可否认,袁术其实是非常看得上孙策的,甚至袁术还说过“如果能让我生儿子像孙策一样,我就算死了也没有怨恨了。”这样的话来。不过,也正是因为袁术对孙策如此高看,所以袁术才不敢对孙策放心。
袁术的这种喜欢人才,但又信不过人才的性格,简直就跟他大哥袁绍一模一样,果真不愧是一家人啊。不过,袁绍明显比袁术高明一些,袁绍信不过人才,于是他用平衡的手段,把一块蛋糕分成很多份,让手下互相之间产生一种竞争关系。其中有良性竞争,自然也有恶性竞争,当然,这点恶性竞争或许就是袁绍失败的根源。
而袁术呢,面对人才,采取的却是压制的手段,越是厉害的人,袁术越是要压制对方,袁术觉得只有这样他才能高枕无忧。袁术这显然是一种“攘外必先安内”的思想。
这或许算得上是袁术目光短浅的地方,袁术得到手上的,就要先牢牢抓在手上,然后再图其他。袁术可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最终却被其他人给抢走了。所以,袁绍宁愿在所有的时间里,只拥有半壁江山,也不愿意拥有全部的江山,但只持有一半的时间!当然,因为袁术失败了,所以才说他是目光短浅,而如果袁术最终成功了的话,那就是眼光高明了。
因为像曹操这种有远见有魄力的人,敢用其他有野心的人才,结果最终却导致了三国尽归司马懿。自古成王败寇,有些东西真的说不清楚。至少以不知道历史为前提,如今袁术的行为,也并不能算是错误。
“疑心太重吗?”周瑜突然笑了笑,“说实在的,如果换一个立场,我一定会赞叹袁术眼光独到的!”
确实,孙策本就是有反意的人,那么袁术对孙策抱有疑心,绝对是相当正确的,甚至于在未来的时候,袁术估计还会后悔,他如今的疑心还不够重啊!
就好比袁术之前会因为吕布是个人才而收留吕布,但随即又觉得吕布不可信而摒弃吕布,这一点,袁术绝对是做的非常正确,因为吕布这个人确实随时都有可能会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