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冲突(3 / 4)
已经连十五两银子都卖不到,就算十五两银子,也没人敢去接这烫手山芋。
差役们几经催促之下,王尘的心理素质实在低下,一下子想不开,索性就死了。
可是他这一死,家里人就不干了。
欺人太甚,地主你也敢欺负。
你要明白,寻常的佃户百姓,你怎么欺负是一回事,因为这些人,心里本身就将自己化为了低贱的位置上,有人欺负他,他大多自嘲一笑,谁叫自家轻贱呢,这是理所应当的。有人打他一顿,他至多也就背地里骂骂咧咧,可是见到了官人们,却依旧还是带着笑。
可是士绅不一样,士绅是属于特权阶层,他们本身就自视甚高,交往的也都是名流,本来应当是他们欺负人,可是不曾想到有人把自己到逼死的地步。
人死了,几个儿子却是受不了,其中一个儿子,还是县学里的童生,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只能闹了。
于是乎,整个王家发动起来,又纠集了上百个族人,直接抬了棺材来了南京。
来南京是有策略的,毕竟王家不是那些寻常的百姓,他们很有头脑,县里现在满脑子想的就是征粮,这件事,县尊肯定会包庇,因为今日为了这个事责打了那些差役,以后这征粮的事,就算是黄了。为了县尊的政绩,他肯定不会管。
既然县里讨不到公道,那就去南京,南京毕竟有这么多部堂,有这么多的老爷,而且王家在南京,多少也认得一些人,想清楚之后,他们也不迟疑,接下来,变浩浩荡荡的出现在了南京府衙门门口。
导火线已经点燃,而火药桶顿时炸开。
若只是一人的冤屈,倒也无妨,因为人往往都是自私,你家遇到这种事,大家深表同情,至多也就跟着骂几句罢了,毕竟这种事不具普遍性,可是现在自从加征官粮之后,许多人利益受损,几乎所有人都有了共鸣。
再加上徐抚台四处讲学,一些南京的官员也开始大谈新政的好处。
这些人,隐隐感觉到,官府并非是铁桶一块。
终于,在十一月十九这一日,阴雨连绵之下,在应天府的门口,却是无数人蜂拥而来。
一个个攒动的人头,和一个个义愤填膺的人,此时将这应天府团团围住。
他们的诉求都不一样,有的是要求减免粮税,还有的索性要推行新政,应天府的差役已经呆住了,想要驱赶,却见对方人多势众,生怕酿出什么事故,可是若是无动于衷,只怕大人那边……
已经有人立即传